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第2/2页)
陈氏王朝才结束五年,那些人怎么可能甘心?甚至有些部下还说不定还对旧主忠心耿耿。 看看伏峰县县的县令,再看看当朝左相文蕴杰,哪个不是前朝考上的官员? 连朝中的人都没换干净,居然就敢大赦天下,把可能动摇政权的人给放出来,这盛天帝脑子有毛病吧? “是啊,是个人都看得出来的事,他却不知道。”枭王嘲讽一笑,“不必担心,内阁大臣也不是吃干饭的,已经劝住了。” 文序把锅里的菜盛出来,听到这句话,眼神闪了一下:“你授意的?” 内阁大臣多是纯臣,听令效忠于皇上,甚至在皇权的影响下,皇上下的命令只要不会侵犯自己的权益,那些老家伙就不会多说一句,所以如果盛天帝有这个想法,谁都可能第一个开口劝阻,唯独内阁大臣是最后劝阻的。 而能让内阁大臣率先开口劝阻的,除了与帝比肩的一字并肩王,估计也没有其他人有这个本事了。 枭王点了点头,慢悠悠吐出一颗枣核:“你要在外行商,把那群人放出来四处闹事,难免会影响你的心情。” 安全问题自不必说,还连带着让夫郎做不了生意,或者因为起了动乱而只能带着小孩呆在家里,到时候青年一生气,他难免也得挨几个眼刀子。 所以知道盛天帝有这个想法后,枭王想也没想就让人给内阁递了句话,所以大赦天下就变成了等李家父子班师回朝后的庆功宴。 文序抬头定定看着男人,忽然问了一句:“只是因为我?” 男人点了点头:“嗯,不然我懒得理这些事。” 只要大盛民众的生活还过得下去,皇位上坐的是谁跟他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夫郎,左右他也只需要把墩墩养大就行。 文序轻轻吐了一口气,知道了书中不曾写出来的东西。 如果他没有和顾明野成亲,以对方以前无所谓的态度,估计懒得搭理盛天帝的针对,书中后面枭王这个人没有出现过,要不就是因为腿伤死在了来边城的路上,不过有乌榆他们在,这个可能性不大。 要不就是带着墩墩在边城熬过一年之后,不知道跑哪里隐姓埋名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没有他这个夫郎,枭王也不用去费心太多,书中李家父子打赢婆罗国,盛天帝要大赦天下,也就没有人管了,所以后面才会有那么多动乱,能让李长擎不停立功,从而能被太子烨看在眼里。 看到文序不说话,枭王将吃空的碗放在灶台上,握住他的手的解释道:“陈氏以前的族地在云州,放他们出来,即使盛天帝顾不上针对我,这些人也会让云州那边乱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