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2/2页)

,深入地牢,趁机救走了陈英。

    于谦早有准备,第一时间就守在必经之路上,接应他们。

    陈英在牢中备受折磨,几乎遍体鳞伤,看起来已经完全不成人形了。

    只因张珪知道他是平虏军高层,故而进行了严刑拷打,而他始终未吐一词。

    于谦小心翼翼地把人接过来。

    “他就交给你了”,一名义士抹了把脸上的血,告诉他,“我们还要回去继续和张珪厮杀。”

    于谦立刻关切道:“你伤势不轻,先随我去军营休息吧!”

    “不了”,一众义士顷刻间打马回拨,飞驰而去,“弟兄们都在内城血战,一时半会,焦灼着难分胜负。”

    “等到事成,就以三声鸣炮为号,代表可以从外面合攻临安了。”

    “放心”,于谦肃容道,“平虏军已经全都做好了准备,蓄势待发,只余谢翱的部众留在江岸边,守卫阵地。”

    他一路快马加鞭,飞驰回营地,要给陈英先简单治疗一下。

    陈英现在完全就是个血人,于谦一度担心他会死在路上。

    就在下马的前一刻,剧痛昏迷中的陈英忽然惊醒,一眼望向了江面。

    他仿佛看出了某种迹象,失焦的眸子一下缩紧,闪过剧烈的惊恐之色,猛地抓住了于谦的衣袖:“快传令离……”

    于谦没听清:“什么?”

    陈英急切地想要说什么。

    但他实在伤得太重,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这么昏了过去。

    于谦:“……”

    话说到一半就没了的这种剧情,真是永不过时!

    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但思索许久,依旧没有任何思路,遂对着天幕唤了一声:“陛下。”

    【洪武大帝朱元璋】:于谦,你有啥需要咱帮忙的,放心开口便是!

    【永乐大帝朱棣】:嗯?于谦找朕何事?

    【明仁宗朱高炽】:在在在,于卿快说需要朕做些什么。

    【明宣宗朱瞻基】:来了来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于谦:“……”

    他不得不纠正了一下自己的称呼:“景泰陛下。”

    其他被忽略的大明四帝:唉。

    好惆怅!

    尽管于谦什么都没说,然而,朱祁钰居然神奇地领会了他的意思。

    【景泰皇帝朱祁钰】:廷益稍等,在找了。

    【宋孝宗赵瑗】: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心有灵犀,狠狠地慕了。

    【宋武帝刘裕】:朕也想拥有于谦。

    【辽承天太后萧绰】:唉,于谦什么时候能转世,不对,前世投身到我大辽。

    【大秦天王苻坚】:哪里值得羡慕,朕和朕的景略也可以。

    【汉光武帝刘秀】:就离谱,这个苻坚。

    【汉光武帝刘秀】:每天不是炫耀王景略,就是走在炫耀王景略的路上。

    【魏武帝曹cao】:呵呵。

    【魏武帝曹cao】:孤坐拥郭嘉荀彧五子良将颍川俊才,也没像他这般炫耀。

    景泰位面。

    百官们正坐在殿中,聚精会神地翻看手中书卷,寻找答案。

    至元十八年,这一年的年末,临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些书,全是宋末时期临安、浙东、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记录,什么县志、地图、地方案、文人笔记之类的。

    早就被朱祁钰动用举国之力量,通通搜集过来,就是觉得哪一天于谦在副本中可能会用上。

    现在,果然用上了。

    朱祁钰抱着一卷书,眉峰紧蹙,正在飞速翻阅。

    旁边的百官也是找答案找得满头包,纷纷交头接耳:

    “这个宋人怎么回事,为什么连邻居多下了一窝小猪崽都要记录?”

    “多下一窝小猪崽还算是好的,你看看这本,到底怎么混进来的,居然是临安菜谱大全!”

    “十二月的临安城中,找不到什么大事啊……”

    “看起来一切都很平常!莫非扬王(陈英在大明的封号)所指的不是临安,而是在城外?”

    “城外有什么?有钱塘江!”

    “扬王好像会看天气——”

    于谦回到江边营地,平虏军早已蓄势待发。

    鼓角大旗彻夜,连营铁衣光寒,明明灭灭地勾连着不远处的城上烽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