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1章 (第1/2页)
这次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感谢m国送的战机。 孟秋一过来,便直接去开会了。 他们肯定不能照搬m国的隐形战机,具体怎么设计,还要深入研究。 这场会议参与人数不多,只有孟秋、叶总师,以及空军基地研究所的几位教授。 几个人围着桌子,头脑风暴,从外形设计,到吸波材料,再到特殊部位的隐身处理。 “你们来看这张图,这是根据与‘夜鹰’交过手的同志的描述,画出的‘夜鹰’的图形。夜鹰’外形设计就很值得借鉴……” “常规的布局是肯定不行的,或者将主翼的后掠角设计成可以根据飞行速度调整的布局……” “不行不行,这种设计结构太复杂,整体重量也过大,不够灵活!” “要么就不要水平尾翼……” “材料上,要用到的吸波材料显然不止一种,小孟资料中提到的那几种,我们已经向材料研究所咨询过,其中……” “驾驶舱的玻璃肯定是要特制……” 这场会一开就是一个星期,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研究论证是否可行,再之后是方案设计、实验研制、设计定型。 这一切完成,才能进入试飞阶段。 总之,战机的研制时间一般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空军基地研究所的同志们已经习惯了。 孟秋不太习惯。 上一次,以及上上次,她都是中途加入,还没感受到时间长,这次从头开始,听他们说四五年是常有的事,她惊呼:“这么久?” “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呢!” 孟秋挠头,一架战机要研究四五年,那轰炸机、歼击机、运输机、侦察机,这么多种,能研究得完吗? 叶总师拍了拍孟秋的肩膀,笑眯眯道:“没关系,这不是还有你吗?” 孟秋:“!” 不要啊,每一种战机还要更新换代,感觉有生之年都研究不完! 培养人才刻不容缓! 年纪轻轻的孟秋同志对这点有了深深的体悟。 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眼下,还是只能他们这帮“老将”先干。 一边忙着这头,一边还得顾着那头,好在她明智,把两位师兄薅了过来帮她干活。 话说其他的师兄师姐们有没有空?自己没空的话,他们的学生也行啊! 往返两地之余,孟秋挨个给师兄师姐们写了封求援信—— 师兄/师姐,江湖救急啊! 919所的成员 1, 1,再 1。 由此可见,哭穷是很有必要的,求援也是很有必要的。 隐形战机的项目慢慢来,安检工具却先一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