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第1/2页)
除了牺牲的,还有几个受重伤的,有的是余震中摔下山的,还有的是被山石重物砸到的。 其中有几个是三营的,季屿去医院探望,孟秋得知,跟他一起。 路上,季屿道:“……医生说,伤势严重,伤好后,可能要退役了。” 孟秋问:“是让他们转业到地方吗?” “看情况,会尽量安排。” 也不是他们想安排就能安排的,一方面要考虑本人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当地的条件,看看有没有地方能安置他们。 两人到了病房,受伤的几个战士很乐观,其中一个正在手舞足蹈地比划。 “我救了三个人,三个!其中一个这么点大,刚出生还没十天呢!以后回家,我们家吃饭,我必须得上座!” 其他人嘘他。 他嘿嘿笑,一抬头注意到季屿他们的到来,忙打招呼:“营长,小孟嫂子。” 孟秋注意到他空荡荡的不正常的一条裤管,他伸手抖开被子,将腿盖上:“小孟嫂子,没吓到你吧?” 孟秋看着面前这张年轻的、并不比她大多少的面孔,上次见他,还是他们几个人追逐打闹,她记得他跑在最前头,手里举着收音机,说:“我第一个抢到的,这次我来调!” 没想到再次见面,他成了这样,孟秋摇摇头:“……不会。” 几个战士见他们脸色不太好,反倒过来安慰他们。 “营长,你别担心,大不了回家种地,没了一条腿,我还有两个胳膊!” “是啊,营长,只是以后不能留在部队里,回家也一样……” 怎么可能一样? 他们几个还年轻,进部队的时间不长,很难分配到工作,回去之后,或许就真的是回老家种地了。从前他们是家里的骄傲,以后却可能成为负担。 身份的转变,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的压力……他们要承受的东西很多。 回去的路上,两人的心情都不太好。 孟秋问:“二哥,像他们这样的,如果没办法安排,只能回老家的人,多吗?” 季屿说:“多。” 他算了一下,报出了一个近几年的数字:“这只是我们这支部队的。” 孟秋算了算全国所有部队加起来可能的人数,脑子里涌现出一个想法。 下午回到研究所,她找到张副所:“张副所,芳纶材料和特种陶瓷,上面不是说要建厂吗?能不能建在咱们这儿?” 张副所道:“嗯?” “部队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孟秋道,“这几种材料很重要,生产过程要保密,论保守秘密,战士们谙熟于心。新建的厂子,反正也要招人,不如用这些退役的战士们。” 张副所了解了情况,道:“好,我跟上面提一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