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第1/2页)
大家全心全意,目标一致,就是为了早日把运输机制造出来。 还有的聊起这段时间工作中闹出的笑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食堂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y-6运输机的研制工作于71年开始,从分析、实验、研究、计算到设计定型,近3年的时间,才进入试制阶段,虽然距离真正飞上蓝天还早,但对研究人员来说,肩上的担子终于减轻了一些。 今天也算是他们难得的放松时间了。 连叶总师嘴角都挂着笑,听那边车间里的同志说笑话。她正听着,身旁有人叫她,叶总师回头,嘴里被塞了一个东西。 甜的。 叶总师看着像兔子一样蹦走的身影,摇头轻笑:“这孩子……” 旁边制造厂的冯工笑道:“小孟同志是您的学生吧?真贴心!” 叶总师没有反驳,反而下巴微抬,有些骄傲地应了一声。 聊完工作中的趣事,有人自告奋勇,上前表演节目。 先上去的是一位男同志,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一个快板,手上那么一打,范儿就起来了。一套词说下来,都不带换气的,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紧接着上去的是一位女同志,珠玉在前,女同志毫不畏惧,落落大方道:“我给大家来一出《赶坡》吧!” 她张口唱道:“军爷!军爷讲话真见浅,你把我宝钏下眼观。我的父……” 声音高昂深厚,行腔抑扬顿挫、刚柔并济。 她还穿着白天在车间的那身工装,甚至胳膊上还套着袖套,可起手间,一举一动,就仿佛在戏台上一样,眼波流转,表演细腻传神。 “……有朝你娘死故了,尸首埋在大路边……过路君子念一遍,把军爷孝名天下传!” “好!” 底下人纷纷叫好,听到激动之处,直接站起来鼓掌。 孟秋也“啪啪”鼓掌,她听懂了,说《赶坡》,她还不知道是什么,听她唱出来,就知道了。 原来讲的是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这一出是薛平贵回到寒窑与王宝钏相认,在相认之前,怀疑王宝钏的忠贞,故而多番试探。 在孟秋的上辈子,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广为流传,戏曲里有,电视剧里也有。当时电视剧里演到这个剧情时,王宝钏更多的是委屈和辛酸,以至于后来网络上还有个“挖野菜”的梗。 这位女同志表演得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或许是这种唱腔就比较豪迈刚烈,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位女同志的精气神昂扬向上。 她唱得仿佛给她一根棒子,她能一棒子敲死面前的“登徒子”。 听起来真是让人非常舒适。 孟秋感叹道:“这位女同志太厉害了!唱得真好!” 旁边桌,制造厂的人听到她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