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第1/2页)
孟秋笑笑:“唔……对火炮研制过程的整体情况大概了解了。” “哦,那有什么体会啊?” “最大的体会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威力大,就要接受重量,想要减重,性能就不得不受到影响。” 沈远山示意她继续。 孟秋便问道:“沈教授,咱们的这款加农炮重量真的不能不减吗?” “想要机动性强、试用便捷的火炮,可以考虑小型炮呀。加农炮这样的大家伙,想做到能够凭借人扛马驮来运输,本来就不现实。这种炮,最适合的不是和装甲车配合使用吗?” 沈远山道:“那你知不知道咱们国家现在的装甲车最大负重是多少?” 不待孟秋回答,他便接着说道:“6吨左右。” “咱们研制的加农炮全部重量几乎是装甲车负重的两倍。除了装甲车,咱们国家能装载十吨左右货物的卡车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加农炮的重量控制,不能只看自身,也要考虑到其他条件的限制。” 孟秋点点头:“明白了,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 “就是一个木桶最多能装多少水,不光看最长的板,也要看最短的那块板。” “嗯,”沈远山道,“是这个道理。” 孟秋想想又问:“那如果把炮和车放到一起,直接生产炮身和车身处于一体的自行火炮呢?” “还是那个原因,目前我们国家的钢材,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标准。” “哦——” 沈远山笑了声:“丧气了?” 孟秋手指头在墙上划拉了一下:“那倒没有,成长的必经阶段嘛,都是暂时的。” “能这样想,还算有志气。” 孟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是她有志气,她只是相信祖国母亲,相* 信这些先辈们,哪怕换个世界。 沈远山问:“可燃药筒出来了,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 可燃药筒在时教授的努力下,已经研制出合适的了,经过试验,完全能够达到标准。 时教授的任务完成了,孟秋作为一个小喽喽,就更没她的事了。 她想了想道:“还真有一个想法。” 沈教授问她有没有计划的潜在意思是,要是没事了,就留下来,在组里继续跟着学学。 没想到她会这样说,沈教授问:“哦,什么想法?” “科学计算器,您听过吗?”孟秋跟推销员似的介绍,“能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等多种计算,体积小,携带方便,运算可靠,研究人员工作的不二法宝。” 孟秋有这个想法已经有段时间了,打从刚加入林哥他们小组,搞枪口制退器那个项目时,她就深觉手算这种方式的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