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_第1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节 (第4/4页)

王文佐仰天躺下,正打算把这几天的事情复盘一下,检讨一下得失,黑齿常之从外间进来了。

    “明公,泗沘城那边有急使来了,催您回去!”

    “泗沘城催我回去?出什么事情了吗?”王文佐翻身坐起。

    “听说是朝廷有旨意召回刘都督,以您暂代都督之职!”

    王文佐吐出一口长气,等待已久的消息终于到了,看来门下省是不希望把这么大的权力集中到我这样一个“新进”身上,即便是天子和皇后也要废这么长时间才能把旨意通过。他摇了摇头,笑道:“既然是这样,我们马上出发吧!”

    泗沘城,都督府。

    “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都督您待那王文佐如自家子侄一般,将他从士卒中简拔出来,悉心栽培,可到头来他竟然给予您的都督之位,这,这简直是狼心狗肺!”

    “是呀!当真是看不出来,他竟然是这等人!”

    “也不知道他在长安天子面前说了多少明公的坏话,回来后还是那副恭谨样子,人心难测呀!”

    幕僚们的话语犹如雨滴般四处飞溅,刘仁愿却沉眉闭目,一言不发,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

    “王司马到!”

    外间的通传声好似一把钢刀,斩断了众人的议论,一双双眼睛聚集到了刘仁愿脸上,只见他睁开双眼,道:“都退下吧,让我和三郎单独谈谈!”

    幕僚们仿佛小母鸡一般驯服的退下,刘仁愿走到堂前,站在官职允许他能站的最低台阶迎接王文佐。只见王文佐小步快趋赶到阶前,向刘仁愿躬身行礼:“卑职拜见刘公!”

    “三郎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刘仁愿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抓住王文佐的手臂:“来,我们好好聊聊!”

    “遵命!”王文佐上得堂来,两人分宾主坐下,刘仁愿也不绕弯子,径直问道:“这次朝廷召我回朝,你可知道原因?”

    “知道!”王文佐毫不犹豫的答道。

    “那为何不预先告知我?”

    第382章 收益

    “不敢!”王文佐从袖中取出一物,双手递上。刘仁愿伸手接过一看:“房契?还是长安城里的,你哪来的?”

    “一个朋友送的!”王文佐笑道:“房子不大,但也够一家人住了。刘公您此番回去,长安城里若是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有些不方便,还请收下!”

    “这怎么可以!”刘仁愿当然知道这份礼物的份量,赶忙推辞:“长安城里的宅子可不便宜,靠你的那点俸禄恐怕要二三十年吧?这么重的礼物我怎么收?”

    “这份礼是不薄,可也及不上刘公待我大恩呀!”王文佐笑道:“再说我这次来百济,鬼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回京师,我又没有家眷,那宅子也只能空着,刘公你拿去住至少还能替我整治整治,免得长时间没人住失火烧了!”

    “这宅子是你朋友送你的,你却转手送给我,你那朋友恐怕不会高兴吧?”

    “这宅邸他既然送了我,那就是我的东西,怎么处置都由我愿意,他又有什么不高兴的!”王文佐硬把房契塞进刘仁愿手中:“刘公,你就别管这么多了,收下便是,就算自己不住,有贴心的后辈去长安游学时也可以住嘛!”

    王文佐最后一句话戳中了刘仁愿的心事,以他此时的年纪,又遇上谶语这事,这辈子就基本到头了,心中唯一在意的就是儿孙辈了。当时唐帝国已经开始由武功向文治发展,即便是尚武之风极盛的关陇士族,也开始出现大批折节读书,希求出仕的年轻人,而当时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后世健全,通过游学获得贵人们的青睐,然后举荐入仕是诸多年轻士子渴望的出路,因此长安汇集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这些士子们中绝大部分都不得不到处租赁房屋,有的甚至寄居在寺庙中。如果刘仁愿能够在长安城内有一栋自家的宅院,等于是一套优质学区房,那刘家的后辈子孙无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只凭这一点,刘仁愿就舍不得断然拒绝王文佐的馈赠。

    “既然如此,老朽就不和三郎你客气了!”刘仁愿有些感慨的将房契收好,苦笑道:“这可承了三郎你好大一个人情,老朽这辈子是还不了了,只能盼望后辈儿孙用功些,好还三郎你的人情!”

    “刘公何出此言,若无刘公,我也无法执掌熊津都督府嘛!”

    “这是天子慧眼识英才!”刘仁愿笑道:“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托付给三郎,还请三郎应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