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2/3页)

  “小乙,陪我出去散散步!”

    “是!”伍小乙小心翼翼的答道,他能够感觉到老师繁重的心事,他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做点什么。

    师徒二人出了坊门,沿着坊墙向西而去,这个时候街上已经能够看到一些行人,曹文宗一言不发,伍小乙也不敢说话,只是落后了老师半步,紧紧跟随。

    “街上的人少了好多呀!”曹文宗感叹道。

    “是呀!估计是因为朝廷征发的缘故!”伍小乙随口答道,旋即便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对不起,老师!”

    “对不起什么?有什么好对不起的!”曹文宗笑道:“你知道吗?我这些徒弟里,能传我衣钵的只有你一人!”

    伍小乙低下头去:“老师谬赞了,师弟们只是年纪比我小点,过几年就赶上来了!”

    “呵呵,你又在哄我开心了!”曹文宗笑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他们几个都是好孩子,但都及不上你。我当初把你赶出去一来是怕你惹祸,二来也是在剑术上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继续把你留在门下还是耽搁你了,说到底,剑术还是杀人技呀!”

    “啊?”伍小乙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方才那番话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怎么了?很奇怪吗?小乙,这些年来你杀了多少人?”曹文宗问道。

    “这个……”伍小乙犹豫了一下:“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杀了两三百人,只凭这一点你那些师弟就永远也赶不上你了!”曹文宗叹了口气:“我这辈子总想着凭这身武艺剑术博取富贵,却忘记了归根结底,刀剑也好、双戟弓弩也罢,都是用来杀人的。我这身武艺不用来杀人,却拿来当贵人们取乐的玩意,岂不是舍本逐末了?”

    “老师,您要跟那个王文佐去百济?”

    “不错!”曹文宗点了点头,眼睛中闪现出一丝让人不敢直视的光:“我在长安这二十年,腰间剑锋已钝,早就该走了。我辈武人,要么杀人,要么被人所杀,若是连杀人都不敢,变成供人玩赏的把戏,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悲哀的呢?”

    “若是老师要去,那我也去!”伍小乙沉声道。

    “好,那你去联络一下人手,把恶少年中那些善射习武之人都拉来,既然要去百济,那人多些总比人少些好!”

    “老师请放心,都包在我身上!”伍小乙向曹文宗拱了拱手,便转身而去。曹文宗看着弟子的背影在街道拐角消失,突然长啸一声:“二十年来幻梦一场,宝剑出鞘就在今朝!”

    金仁问府邸。

    “郎君,那个曹文宗求见!”黑齿常之道。

    “这么早?”王文佐放下手中的筷子,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这家伙该不会昨晚一宿没睡吧?”

    “不知道,不过郎君最好小心些!”

    “小心些?小心什么?”

    “此人这次来好似变了一个人!”

    “变了一个人,怎么变了?”

    “怎么说呢?”黑齿常之想了想道:“人还是那个人,但气概却完全不一样了,末将都觉得有种让人不敢逼视的感觉!”

    第364章 大铁锥

    “遵命!”

    在黑齿常之的引领下,曹文宗走进小厅,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桌旁放着两只圆凳,王文佐坐在桌旁,显得空荡荡的。他左臂夹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没有向王文佐行礼,只是欠了欠身子:“见过郎君!”

    “曹师范您来的可真早!”王文佐笑道,他用筷子指了指桌面上小锅:“想必还没有吃早饭吧?这鸡粥味道还不错,要不要来点?”

    “多谢郎君!”这一次曹文宗并没有过去的谦卑,径直走到桌旁,伸出右手拿起一块炊饼夹着驴rou吃了起来,左臂却依旧夹着那个布包,王文佐见状也不恼怒,裂开嘴笑了笑:“常之,让厨房再拿些炊饼和驴rou来,曹师范是武人,胃口肯定不小。”

    正如王文佐猜想的那样,曹文宗的胃口果然不小,不但将新拿来的一锅粥和半篓炊饼驴rou吃光,就连桌上原有的食物也一扫而空,王文佐笑道:“如何,吃饱了吗?要不要再拿些来?”

    “不必了,也差不多有六七分饱了!”曹文宗拍了拍自己的肚皮:“曹某一介鄙夫,方才无礼之处还请郎君见谅!”

    “无妨!”王文佐笑道:“我在军中时也不讲什么繁礼,大家围在火旁,烤着一只野猪,大伙儿一人割一块,今日见你,反倒想起了百济时旧事,反倒是亲切的很!”

    “郎君那是为国杀贼,沙场豪气,非小人所能比拟!”曹文宗沉声道:“昨日郎君所言之事,小人思忖良久,予以性命子弟相托,还请郎君收纳!”

    “那太好了!”王文佐见曹文宗来时,便已经猜出了几分来意,笑道:“曹先生剑术过人,必能成王某臂助!”

    “剑术、射弩、投标都不过小技耳!”曹文宗昂然道:“曹某既以性命相托,当为郎君前驱,使无人敢当郎君之面!”

    听了曹文宗这番话,王文佐眉头微皱,只觉得黑齿常之果然没说错,此人先前谦恭自守,谨小慎微,俨然一个身怀绝技的林教头,可一宿没见,却这般口气,活脱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