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节 (第3/4页)
好猎犬!到时候咱们一同射猎时还用得上!” “考明经咋了!”贺拔雍笑道:“咱家小时候还真的读过《大经》(即春秋左氏传),也算的是通一经了。倒是你们沈家是江南望族,少时在书本上没少下功夫吧?” 沈法僧没有回答,而是给自己的酒杯加满,然后一饮而尽。贺拔雍看他神情郁郁,想必是又想起了过往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便拿起酒壶替其倒满:“算了,不提这些旧事了,反正依照咱们的勋功,回去后总会有个官身的,考不考经书也没什么要紧的!” 两人对饮了一会儿,沈法僧正准备替贺拔雍倒酒,提起酒壶却发现里面空了,喊了两声,却没人应答,正要着恼一旁的贺拔雍笑道:“大胜之后,难免有些忘形。这个时候咱们倒也没必要去怪罪别人。你在这里稍待,我去外间打壶酒便是!”说罢他接过酒壶,便朝帐外走去,找到帐后取酒处,将那酒壶倒满了,施施然走了回来,半道上看到桑丘带着两个百济人出来,贺拔雍喊了一声,桑丘却没有理会,只顾着走路,向西边去了。 “这厮不好好伺候三郎,带着两个百济人到处乱跑作甚?”贺拔雍摇了摇头,提着酒壶走进帐篷,正想和王文佐抱怨两句,却发现王文佐也不在帐中,他赶忙跑到沈法僧身旁,抓住对方肩膀问道:“你看到参军了吗?” “参军?”沈法僧的酒性已经有些上来了,迷迷糊糊的向身后指了指:“三郎不是在那儿吗?” “在那儿我还能看不见?”贺拔雍将酒壶往酒几上一顿:“已经不在那儿了?你没看见?” 第260章 主从缘分 “已经不在那儿了?”沈法僧回过头,看到空荡荡的坐位,挠了挠后脑勺:“这倒是怪了,我方才还看他坐那位置上,怎么现在不见了?” 贺拔雍见沈法僧这样子,心知也问不出个什么来,他正想寻个其他人问问,却看到袁飞从外间进来了,走到一个百济人身旁,附耳低语了几句,那百济人赶忙站起身来,跟在袁飞身后,小心翼翼的出去了。贺拔雍赶忙加快脚步跟了出去。 夜幕已经低垂,将所有旗帜染成黑色。唐军的营地位于河畔,绵延数里,很容易迷路。贺拔雍不得不竭力睁大眼睛,才能确保自己不被袁飞甩丢。他听到远处有人唱起情色小曲,一个女人笑着从他身旁跑过,飘飞的斗篷下是白皙的大腿,一个醉汉在背后紧追,没两步就摔了个跟斗。更远的地方,一群人围在篝火旁赌钱,骰子清脆的碰撞声传出老远。 没人看他一眼,没人和他交谈,也没人注意到他是谁,在他的身边,都是效忠于大唐的军队,一共有三万人,但与他无关。 终于,他看到袁飞在一顶帐篷外停下脚步,他向那个百济人做了个手势,示意其在帐篷外等候,自己走进帐内。贺拔雍看了看左右,小心的摸到了帐篷后,躲在草丛中,贴着幕布偷听起来。 “你便是王篙吧?” 帐篷内的声音很熟悉,贺拔雍几乎可以确定,说话的这个人就是王文佐,可他为什么不在大帐内,而在这个小帐篷里见这个叫王篙的百济人呢?贺拔雍心中暗想。 “你便是王篙呀!”王文佐亲热的抓住王篙的右手:“听说你一共带了一百八十人来,比袁飞要求的足足多出六十人来!好,好!这次能够平定贼人,你可是出了大力了!” “小人不敢当!”对于王文佐异乎寻常的礼遇,王篙显得有些困窘,他低着头局促的说:“小人的田地是大唐所赐,四弟也在定林寺求学,小人一家都深蒙厚恩,这不过是知恩图报!” “你的四弟在定林寺求学?他叫什么名字?” “叫王朴!” “王朴?”王文佐拍了一下大腿,笑道:“是不是那个投石很准的少年?” “不错!”王篙笑道:“小人送他来定林寺的时候,您还赏了他几个rou好呢!” “对,对,我想起来了!”王文佐笑了起来,他轻拍着自己的大腿:“我姓王,你也姓王,如此说来,在你我两家之间还真是有难解的缘分呀!” “参军说的哪里话!”王篙赶忙俯首下拜:“您是上国贵人,我不过是百济一农夫,哪里敢妄称同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