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节 (第3/4页)
“怎么了,你为何不问我刚刚为何问那么多?” “我想参军会告诉我的,所以我就没有问!” “好,好,贺拔你长进了!”王文佐笑了起来:“很好,能够学会忍耐是成长的第一步。好,我现在回答你的问题,倭人是我们现在的首要敌人,所以我想尽可能多知道一点!” “倭人是首要敌人?”贺拔雍皱起了眉头:“难道不是百济人吗?” “不,也许过去是,但现在已经不是了!” “我不是太明白,据我所知,任存这边的敌军中大部分还是百济人,倭人至多不过四千人!” “呵呵呵!”王文佐笑了起来:“我们先回火堆那边,时间已经不早了,再晚点回去,锅里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王文佐将最后一口粥倒入口中,满意的吐出一口长气,还有什么能比折腾了一天之后喝上一碗热粥更舒服的事情呢? “参军,你可以回答问题了吧?”贺拔雍坐在火堆对面,跳跃的火光映照在他脸上,有种滑稽的感觉。 “问题?对,对!”王文佐习惯性的摸了摸胡须:“原因很简单,倭人是一支客军!” “客军?” 第206章 前哨战 “嗯!倭人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渡海而来,如果打输了是没有任何退路的!你还记得两次与他们交锋的情况吗?虽然两次都是我们赢了,但那些倭兵即便形势对其不利依旧苦战,直到打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才投降!” “确实如此!”贺拔雍稍一回忆便赞同道:“我记得海上那一仗,有几个倭兵水都淹到甲板上了,还在向我们射箭,真是顽冥不化!那为何说百济人呢?” “贺拔,自从扶余丰璋杀了鬼室福信之后,叛军中已经人心动摇,之所以并没有太多投诚之人,无非有两件事情未明:倭人已经拿出倾国之兵支援扶余丰璋,我大唐和倭国谁是赢家;其二、若是他们投诚,我大唐会如何处置他们。而只要我能击败倭人,第一个答案自然明了。” “参军说的是,至于第二桩事情,为何不昭告百济人,大唐将赦免其前罪,打消他们的疑虑!” “现在还太早!”王文佐摇了摇头:“只有我们先击败倭人,赦免前罪才有效果,胜负未明,百济人只会耻笑我们的善意!” “不错!”贺拔雍深以为然,磨拳擦掌:“那就等打赢之后再说吧!” 百济人的第一次进攻发生在第二天的拂晓,被从睡梦中惊醒的王文佐爬上望楼,只见百济人常用的镶嵌着红边的白色大旗从地平线下浮现。 “应该只是一支先遣队,用不着太担心。”柳安道:“若我是贼人的主帅,肯定不会一开始就全力的!” 王文佐无声的点了点头,营垒外的旷野,平原无限延展,直到远处的山脉,一条河流在平原蜿蜒而过,河流两岸有一些起伏的矮丘,唐军的营地就位于河流的左岸的一处矮丘之上,百济军选择从距离唐军营寨约有三里左右的一处浅滩渡河,最先渡河的是骑兵,王文佐看到敌人的骑兵在河岸边犹疑的打转,他们的披风和旗帜在风中飞舞。 “只有五十骑左右!”贺拔雍道。 王文佐看到这些骑兵散成一条松散的横列,显然这些骑兵是打算为后面的步卒试探对岸的情况。号角声响起,战马迈开铁蹄,踏入激流,水花四溅,盔甲明亮,旌旗飞舞、枪尖闪耀,仿佛一副油画。 “崔弘度的弓弩手们就在河岸后的草丛里!”柳安附耳低语道。 “哦?河岸边蚊子不少,这可苦了他们!”王文佐笑道。 “是呀,他们可被蚊子吸了不少血!”柳安应道,满脸笑容。 “都到河中心了,正是时候!”元骜烈喊道,似乎隐藏在草丛中的正是他。 正在发生的一切很难分辨,瞬息之间,只有战马的长嘶清晰可辨,惨叫声中还有微弱的钢铁碰撞声。战旗陡然消失,随着旗手被河流卷走。片刻后,这场战斗的第一个牺牲者飘过唐军的营垒,随着河水向南流去。此时,百济人的骑兵已经从混乱中恢复,他们调转马头,向河的右岸退却。唐军弩手们从上小丘,向其挥舞着拳头,应该是在叫骂,不过这个距离王文佐肯定是听不清内容的。 “崔弘度又立下战功了,可惜没有首级!”沈法僧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 “这也算不得甚么战功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