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_第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节 (第3/4页)

听得一声闷响;然后继续转动摇柄,再次拍动扳机,依次循环。片刻后,城墙拐角那边有人举起一面红旗,用力摇动。

    “停止射击!”王文佐喝住士兵,跑到刘仁愿与刘仁轨面前,躬身道:“都护、使君,已经完成了,请过去查验!”

    “这些都是那强弩射来的?”刘仁轨弯曲膝盖,从地上拔出一根投矛,投矛的木柄已经折断,头部没入泥土,旁边有个已经缺了半边的木桶。

    “正是!”王文佐笑道:“方才一共射了十三支,有七个木桶!”

    刘仁轨没有说话,他捡起方才那个破木桶,掂量了两下,木桶是海船上装运酒水用的,禁得起风浪,十分坚固,而现在却好像被从十几米高的城墙上丢下来一般,变成了碎片。他抬起头来:“再来一次!”

    “啊?”王文佐没有听清。

    “再来一次!”刘仁轨重复道。

    “是,是!”王文佐赶忙对一旁的士兵喊道:“你再搬几个木桶来!”

    几分钟后,三人重新站在破碎的木桶前,这一次炮手们更准了,他们只用了九支投矛就打碎了六个木桶。

    “呵呵呵呵!”刘仁愿的笑声宏亮如昔:“正则兄,看来这次扫清泗沘城周围的叛贼山寨指日可待呀!”

    “都护所言甚是!”刘仁轨点了点头,转而向王文佐问道:“王校尉,我方才看你那弩手只是不断转动手柄,却未曾上弦,装填弩矢,这是何道理?”

    “回禀使君,卑职这强弩内有机括,转动手柄时便可自动上弦,又有弩匣,每发一箭,弩匣中有一箭落下,无须再去装填!”

    “嗯,原来是连弩呀!”刘仁愿笑道:“这一共有多少具?”

    “二十具!”

    “那如果赶制的话?一个月内可以造出多少来?”

    王文佐等着这句话已经好久了,他赶忙装出一副为难之色来:“回禀都护,若要赶制这连弩,须得先有铜、铅、锡、牛筋、木材等各种材料……”“这个是自然!”刘仁愿笑道:“既然要让你去造,那材料自然用不着cao心!”

    “且慢!”刘仁轨倒是要冷静的多:“此乃军国之器,制造之法若是泄露出去,只怕反有大害,须得选用一僻静隐秘的地方,用精细可靠之人才是。王校尉!”

    第71章 升官

    “末将在!”王文佐赶忙躬身。

    “你娴于军事,通晓攻战之法,善治戎器,现以你为熊津都督府兵曹参军,专职督造这连弩。”说到这里,他转过头对刘仁愿笑道:“都护,你以为如何?”

    按说刘仁轨离开大唐时是戴罪从军,不过有个检校带方州刺史(检校有临时、试用的意思)的官职,后来虽然取得大胜,依照常理朝廷肯定会将其官职上的那个“检校”去掉,但毕竟路途遥远,朝廷的旨意还没下来,其官位还是在刘仁愿之下的。这样有上官在场,却抢先任免部将的,着实有些无礼,刘仁愿心中虽有些不快,但还是没有表露出来:“刘府君之言甚合我意,便这样吧!”

    “下官遵命,多谢二位上官栽培!”王文佐赶忙下跪谢恩,他心中甚喜,所谓兵曹参军指的是掌管兵事的官员。汉唐时去古时未远,州郡也被视为一地之君,有开府之权限,设有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这六个部门辅佐州郡官,便如汉代宰相下的属官六曹、隋唐六部一般。熊津都督府虽然眼下只有泗沘城一地,但将来若是能抚平百济,那至少也是个中都护府的,兵曹参军至少也是个七品官,还是长官身边的人,相比起王文佐原先的官职,可以说是一步飞跃了。

    刘仁愿虽然对刘仁轨的擅自做主有些不喜,但并未迁怒王文佐,毕竟此人是自己早就看好的人才,先前又与刘仁轨并无瓜葛。他示意王文佐站起身来:“方才刺史所言你也都听到了,此乃军国之器,切不可泄露出去,你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

    “下官先前考虑不周,若非刺史提醒,只怕早已酿成大错!”王文佐赶忙先拍了刘仁轨一个不轻不重的马屁,然后笑道:“如果可以的话,下官打算在河边先建一个造船之所!”

    “造船之所?”刘仁愿一愣:“这与造船有什么关系?不是要打造这连弩吗?”

    “都护!”王文佐走到弩炮旁,轻轻的拍了拍:“您看这连弩,要用硬木、牛筋、麻索、铜、铁等多样材料,伐木、鞣索、打制零件、锻造、熔铸、打磨,工序甚多。需要劳力甚多,这泗沘城中到处都是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