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节 (第1/2页)
什么叫给猪盖房子啊!那明明就叫猪圈好嘛! 真是没文化! 樊伉不跟没见识没文化的古人计较,把闳翁叫了过来,说起盖猪圈的事。 那个过道位置挺偏的,靠近下奴们住的地方,离主院比较远,平时少有人来往,空着也是浪费,樊伉就想废物利用。反正那个过道离他和吕媭住的院子都远,就算养猪有那么点儿味道,也传不到他这边来。 本质上樊伉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三观正常,在大是非道德层面上立得稳脚,但也这并不妨碍他在不损人的基础上,尽力为自己谋求一点好福利。 穿成了一个贵族阶级,就没有办法跟这些古人谈什么平等自由。 社会还没发展到那个高度,有时候随波逐流反而不是一件什么坏事。 闳翁为奴几十年,自认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见过了,听到樊伉的要求依然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郎君的想法也忒奇怪了点,嫌给人盘火炕没意思,现在居然开始折腾着给猪盖屋子了。 “把这个过道封了,另开个小门单独进出,专门用来养猪,哦,不,养彘。” “每个圈舍不要太大,能养三四头就行,我估摸着能建六个圈舍。底下挖个大池,上面盖上石板,这样容易清扫,清扫的粪便直接冲到底下的池子里,发酵过后,还能当有机肥来肥田。” 樊伉越说越觉得猪圈该建,越早建越好。 在农药化肥还没有问世的年代,人们种地下基肥就只有一种选择——有机肥。 为什么这个年代粮食产量普通低?平均亩产不到两百斤? 粮种是一个问题,肥料也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粮种这个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经年累月细心筛选培育,优胜劣汰,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能改变的就是肥料! 剔除掉病害虫的原因,土壤肥料上去了,种的粮食多少能增产一点儿吧。 说起种田的事,樊伉头头是道。 从养猪的好处开始说起,到厩肥对于田地增产的重要性,再进一步扩大深化到朝廷社稷的稳定,百姓生活的改善等等,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说得闳翁眼中异彩连连,热情澎湃,一再保证必会定在新年之前将府里的圈舍建好,不负郎君所托,为建设美好和谐平安稳定富庶的大汉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修圈舍的问题上,成功地把闳翁忽悠到自己这边的阵营后,樊伉忽然觉得自己的口才其实还挺不错的。 笼着袖子,盘坐在炕上,樊伉在思考着下一步的打算,想写个未来规划什么的都没有笔和纸,竹简倒是有,但要他一笔一划地在竹片上写字画表,还是拉倒吧! 他宁可选择自己那个记忆力并不怎么好的脑袋。 说到纸,樊伉又有一件格外忧伤的事情。 唉! 果然社会太落后太贫穷就是不好。 别说写字,连擦屁股的纸都没有,用的是瓦片刮的,真是越想越恶心。 第12章 造纸术 年关的时候,整座栎阳城都沉浸在庆贺新年的喜悦气氛之中,没有人盘炕,樊伉也清闲了下来,整天在家里不是捣鼓吃的就是守着他的红薯藤。 闳翁赶在春节前将樊府最偏远的那个过道封了起来,建了六间圈舍,十四头猪养在猪圈里,大约是还不习惯被圈养,成天哼哼唧唧的。 樊伉穿着皮裘,站在猪圈边上,看着里面正拱吃猪食的大大小小的十几头猪就像看一坨发光的金子一般,两眼熠熠发光。 有这么多头猪,就意味着明年一整年都有rou吃了。 有畜力磨,磨麦子糜子多出来的麸皮糠壳可以用来喂猪,可惜这边不产大米,要不然米糠养猪最好了。 红薯藤其实也可以养猪的,不过到现在他一共都才种了十几棵红薯,要等到红薯藤多到可以养猪的地步,还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 但至少还是有希望的。 “你做得很好。”樊伉点了点头,说,“修圈舍的人每人奖励一条rou,闳翁奖励两条。” 其他人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跟着阿琅下去领rou了。 闳翁没跟着那些小年轻中年汉子一起走,反而站在原地,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神情。 “你有什么事?”樊伉有些奇怪。 闳翁和樊伉打过的交道比较多,如今面对他的时候要比面对樊府其他的人自在得多。 他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一抹讨好谄媚的笑容。 “郎君,老奴有个儿子,现在也有十二岁了,老奴想带着他一起学这盘火榻的手艺……” 原来是这事! 看闳翁为难成那副模样,樊伉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他想学就学吧。”樊伉一点儿也不介意这个事,事实上自己家里的匠奴再多几个技术层次的人员,他觉得是好事。 唯一让他有点犯尴尬的就是那孩子才十二岁! 十二岁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