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导演她怼遍娱乐圈 第11节 (第2/4页)
精彩的表演,我很喜欢。” “辛苦了,请先回去等通知吧。”只是这次她说等通知,可就不是委婉拒绝的托词了。顿了顿,她又接了一句:“趁着这会儿有空,好好过个年。” 这话的言外之意不就是说,年后会很忙没有空闲吗?领会了这一层,徐景州松一口气,礼貌地告别离开。他也能理解顾盼为什么没有当场决定。他是第一个进来的,就这么定了,对外面的人来说也不太合适。 有了徐景州珠玉在前,后面几个人的表演不出意料的极其索然无味,草草走了个过场就算完。 一上午的时间就敲定了男女主角的人选,效率高得完全出乎顾盼他们的预料。然后又花了大半天时间又试了男二女二。剩下大多数配角的选择也比较顺利。 圈子里的演员不止是那些正当红还有卯这劲儿琢磨怎么红的,还有其他类型。 像各个话剧团、剧院以及各大影视院校表演专业的老师教授们就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他们的主业不在电影电视,但有了空闲也愿意出来兼个职。他们演技精湛不说,关键是接戏的时候不看重片酬多少,也未必十分讲究制作规模和制作班底,主要还是看剧本看角色能不能引起兴趣,就是喜欢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 还有另外一类比较特殊的演员。如果你经常看电视,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某部剧中某个演员,看着非常眼熟,却叫不出来名字,想一会儿,也许能想起几个“王麻子”“周老六”一类的诨名。他们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中饰演着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单拎出来演技未必有多好,却能把具有某种特质的一类人演到极致。 这么前后加起来折腾了三五天的工夫,最后就只剩下一个角色定不下来,那就是沈棠。 沈棠的出场主要集中在前面七八集里,戏份不算很多,却非常重要。这个人物立不起来,剧情会大失光彩。顾盼筛了又筛选了又选,还是找不到一个称心的人选。 赵曙光琢磨半天,跑去找她商量:“你看,让陆彤来演沈棠怎么样?” “她演方静秋确实是不太合适,我觉得沈棠那个角色还是比较适合她的戏路的,她能驾驭得了。”赵曙光费尽口舌地给自家“一姐”争取机会。 “再者说,幻影好歹也是投资方,自己的演员在自家投资的戏里都拿不到一个差不多的角色,这也不太像话对吧?”他简直苦口婆心,“这种事总得有个你来我往,互相让让步的,你不能说让我给你白担风险吧!” 影视投资就免不了利益交换,塞几个演员也是平常的事,这一点顾盼很清楚。她也知道,在剧组筹备的过程中,赵曙光没提过什么过分的要求,比起来,倒是她自己更苛刻了一些。想了想,她觉得陆彤确实还过得去,就犯不着扫了赵曙光这个面子:“行,就定陆彤吧。” 赵曙光磨牙费嘴才说通了顾盼,却不知道陆彤根本看不上这个机会。 陆彤是从王静口中接到通知的。她当时正在家里,王静知道她多半要生气,哪儿敢打电话,专门面对面和她说的。她得了消息一句话没说,冷笑了一声,直接扭头进了里屋,甩手关门,把王静晾在了客厅。 ” 王静也不好追过去,隔着门更不知道要怎么劝解,除了苦笑,也只剩下苦笑:“唉!这叫个什么事儿呀!” 这圈子里头就没有什么秘密。那天陆彤上午去试镜,中午的时候公司里就小道消息满天飞。都说自己公司开的戏,堂堂的“一姐”没捞到女主角不说,还被导演直说不理解角色,最后竟被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在校大学生的比了下去!一时间明嘲的暗讽的,怪话连篇。 陆彤向来挺有心气,哪儿能受得了这个,这几天连面都不愿意露,上火得厉害。也别说是陆彤,就连她这个经纪人也窝了一肚子闷火。 现在可更好了,女主角不给,反而施舍一样地扔过一个戏份不多的女配来!陆彤这次演了这个,这“一姐”的名头就算是彻底垮了。她小半年没接戏,公司早有人盯着她的位置,这下还不趁机落井下石? 顾盼再怎么也料想不到,自己精心刻画出来的人物、非常看重的角色,在旁人眼里竟然会是“井”!这只能说,所在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自然天差地别: 她更看重角色对于剧情的作用,这个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