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_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2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213节 (第2/3页)

,不由一乐,拍了拍他的肩膀,回道:“你不用安慰我,放心吧,我又不在意这些。”

    没人敢娶,她还不稀罕嫁呢。

    再说了,旁人可能害怕嫁到蒙古去,但她却是不惧的,哪里可有着疼她的外爷外奶和舅舅姑姑们,任谁也不敢欺负了她去。

    “行了,不同你讲了,我今个和塔尔玛jiejie都约好了,再不出门就迟了,等改日你休沐,咱们去城郊骑马去。”雅利奇道。

    张若霭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出去吧。”

    她不在府里,那他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

    两人一起出了恒亲王府,雅利奇在门口上了马车,隔着车窗同他挥了挥手,“我先走了,你也快些回去吧。”

    张若霭轻点了点,看着马车渐渐走远,他转身心事重重地上了自家的马车。

    *

    皇宫,养心殿内。

    雍正在桌案前处理着公事,眉头越皱越紧,可见棘手之事确实不少。

    苏培正进来禀报,“皇上,怡亲王求见。”

    雍正头都没抬,直接回道:“宣。”

    没多会,十三阿哥便走了进来,两人没说上几句话,便开始商议起了政事。

    这自打雍正登基后,这种情况在养心殿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如今西北战事持续吃紧,国库空虚,朝堂不稳,全国还多地频频传来灾情,兄弟两人整日都忙得焦头烂额,半点不敢懈怠。

    待看到黑龙江递来的折子后,雍正和十三阿哥紧皱的眉头,总算是舒展开了。

    “还好有黑龙江农场的屯粮,西北前线的粮草之事总算是有着落了。”十三阿哥感慨道。

    雍正轻点了点头,也不由松了口气。

    西北前线战事吃紧,粮草之事是万万断不得的,但如今国库空虚,还好这些年黑龙江那边垦荒之事做的好,农场已经建了五十多个了,余粮充足,不然这事还真不知要如何解决。

    这事说起来,还是多亏了他五弟和五弟妹啊,雍正想。

    十三阿哥见时间不早了,便出声劝道:“四哥,如今前线粮草之事解决了,您今个早些休息,注意身子,旁的事咱们慢慢来,总能解决的。”

    雍正捏了捏眉心,轻点了点头。

    但愿吧,他如今才刚登基半年,朝堂本就不稳,又是多事之秋,也确实是经不起旁的折腾了。

    然而,人往往是最怕什么偏偏来什么。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几个老农正坐在龟裂的稻田地里,唉声叹气。

    这般大旱庄稼欠收,这老天爷真是不给人活路啊。

    一老农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戳了戳,突然一虫子从地上飞了起来,他本来还没在意,但当发现第二只时,不由一愣,这才仔细看了起来。

    然后,就是这么一看,他整个人直接吓软了腿,是、是……蝗虫!!

    第151章 五福晋151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众所周知,蝗虫具有非常强大的啃食能力以及繁殖能力,它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繁殖并扩散,所以,蝗灾一旦发生,便很难以控制,且往往会多年连续发生。

    可想而知,若是连续多年颗粒无收,对寻常百姓而言,那则是灭顶之灾。

    而自古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天灾,其危害甚至比水旱灾还要严重,细数过往多少朝代的灭亡,都与蝗灾息息相关。

    远的先暂且不提,明朝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例子,像崇祯年间,便暴发了两次连续五年以上的特大型的蝗灾,也正是这种连年频发的蝗灾,使得民不聊生,这也成为了摧毁大明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