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第2/2页)
从江边旧城到新校区的路只要走过一次就记住了,只是也没有什么直接上门的理由。之前李信年说过自己在迷津驻唱,然而断断续续又去了几次,也没有再遇见。 这个人的声音和影像刻录在那一个很适合偶遇的夜里,好像一支截停在一半的录音带,停在半空中的一缕烟。定格了一秒,又变成一个飘飘荡荡的模糊形状。 其实他昨天晚上也来过江北。 李信年的演出海报就是在那时候看到的。这个人当初信誓旦旦说“等要演了通知你”,结果一个月过去就好像无事发生。 怎么回事。虽然知道那种场合的承诺也不一定算数,但是难免就有一些衍生出来的情绪。 又过了几秒李信年的微信发过来,白底黑字的“下个月”躺在屏幕上。于是想了想,今晚就干脆没再打算过来。 刚好同门师弟过生日,约大家去酒吧街外面的一家私房菜。祝汐收起手机点头说好。 晚风从江面上吹荡过来,暮色四合就变成零星的光点。 吃过饭之后还有人带了桌游,祝汐随便玩了两把。他在这类游戏上一直比别人擅长一些,因为算牌很快,每次就有种好像旁观者的无谓,很快被人换下来。没想到走神到一半听到边上有人在激动地小声聊天: “你看那个,那边,是不是李信年?” ? 目光下意识跟着往酒吧街出口那边看过去: 昨天看到的海报还挂在那里,确实是很简陋的一张,卷起的边角飘飘荡荡,被潦草地揿在凹凸的墙面上。 只是没想到李信年在自己身边也有粉丝吗? 祝汐本来已经在调出app看文献,这时候想了想站起身:“想起还有点事,我出去一下。” - ——不是,怎么能叫“躲”呢。 现在两个人站在迷津门口,虽然李信年自问坦坦荡荡,但站在这种花花世界五彩灯光中间被越来越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目光围观,一时还是产生了一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错觉。 何况今晚人确实多到有些出乎意料。 就在这时候又有两个小姑娘顺着人群挤过来,眼看着就要撞到,李信年情急之下先伸手扶了一把,然后立刻听到耳边小声的惊呼: “李信年——是李信年对吗?” 两个女生的其中之一显然更大方一点,堪堪站稳之后立刻搭话上来:“我们是江大吉他社的!” “之前你在大学生联赛上的视频,我们好多人都看过!” “原来你在这里唱歌!” ——她这么一说李信年想起来,之前还在读书的时候确实参加过比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