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1/3页)
不得不说,剧情和立意都是相当顶级的。 这个时候午饭时间也到了,保姆早就准备好了四人份的午餐,陈让便站起来,请大家一起到餐桌那边。 他们家里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四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虽然除了孟际舟外,大家之前并不认识,但现在说起话,竟然也意外地合得来。 陈让现在也恢复了情绪,开始讲起了整个电影拍摄的安排:“我预计的话《态度》应该是在今年下半年到快年底的时候开拍,不过小姜你得提前过来,虽然你的英文台词也念得不错,但该进行训练的还是得训练……” “这次回去以后我会开始着手确认拍摄地和器材这些,具体的开机时间会综合主演们的档期确定,你是下半年暂时没有剧本的对吧?” 说着说着陈让便和孟际舟对上了视线—— 之前崔静去书房拿剧本下来的时候,也给孟际舟递了一份。 这其中的意思实在不能更明显了。 毕竟蒋路的设定也是华人。而在华人男演员中,还有谁会更适合这个角色? 孟际舟眼睛里微微含着笑意,看向陈让,也没有立刻说话,仿佛是在等待对方的下文。 陈让也是一顿,随即才凶巴巴地开口:“喂,你小子这个业余拍戏的,可别跟我说你没时间啊!!” 【作者有话说】 老孟:对,我没有 全剧终(不是) - 注:研究来自于 lapiere, r. t. (1934). attitudes vs. as. social forces, 13(2), 230–237. https://d/10.2307/2570339 文中对这个实验的描述不是特别准确,但总体是这个样子,当时世界对中国人是一个比较歧视的状态,然后斯坦福的拉皮埃尔教授就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比较好奇,正好他有一个中国学生,所以实际上是他和自己的中国学生,以及学生的妻子,三个人进行了一个跨越美国的旅行,然后去了很多家餐馆和旅馆,并在事后给这些餐馆旅馆(以及同等数量的他们实际上没去过的餐馆旅馆,加起来应该有三四百家)寄了调查问卷。然后发现绝大多数餐馆和旅馆的回复都是“我们不会接待中国人”,但实际上他们去过的旅馆里只有一家真的拒绝接待了,而且很多他们到过的旅馆和餐馆还给了“超出一般水平的照顾”。 (刚刚回顾了下原文,发现很好笑的点是,拒绝他们的那一家用的理由还不是不接待中国人,而是“我不接待日本人”) (贴个原句: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two octs were orientals turhe balanore likely, gave him the excuse he was looking for. “no”, he said, “i don’t take japs!” ) 注2:历史部分参考自文章《19世纪赴美华工的辛酸史:从淘金客、修路工到唐人街上的外来人》《近代华人移民的困境:19世纪美国排华运动与清政府的应对》 第116章 116 ◎孟老师,麻烦录个像◎ 不得不说, “业余拍戏”这个形容,确实很传神。 崔静当时就忍不住“噗嗤”一声,姜觅雪看向孟际舟的眼神也多少带了点玩味。 孟际舟则是在沉默两秒钟之后才无奈道:“您老都这么说了, 我当然得有时间。” 陈让这才满意地点头:“这还差不多。” 三言两语之间, 就把自己下一部作品的两个主演给定下来了,大家又继续吃饭。 原本这趟来会面,定下的就是一起吃个午饭,不过因为见面之后大家意外地聊得来(主要指崔静和姜觅雪),所以在吃完午饭之后, 她还拉着姜觅雪, 外带一个早就认识的孟际舟, 聊了半天。 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 崔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送两人离开。 现在离天黑还早, 不过可能是因为居住密度很低,周围依然没什么人。 这个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