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第2/2页)
两个多月,进入七月份,就开始收小麦了,粮食也就下来了,卖一些粮食不影响。” 北州这边的人种植的都是冬小麦,待夏季七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收小麦了。 玉米花生会晚一些收,但收割了小麦,就有粮食吃了。 “我们家多留了点粮食,本来备用着,但看从开春后就风调雨顺,粮食长势挺好,所以卖一些粮食没什么,一斤多两文钱,往常都没这个价格。” “确实,一斤多两文钱,二十斤就多四十文钱啊。” 大家心里算着手里能多多一些铜钱,也有些心动。 往常他们收了粮食往外卖,收粮食的人挑挑拣拣的,还故意压价。 如今只要粮食差不多,收粮食的人压根不挑拣,给的价格也高。 这样可以补贴家用。 “可不是,现在也没什么可忙的活,一天少吃点没什么,待收小麦的时候多吃点就行了。” 村里大多数人有些犹豫,但更多的人还是想能多收点钱。 手里有多余粮食能撑到收粮食的时候,大家就愿意卖一些粮食。 宁愿饿着,也想着手里多一点铜钱。 若是跟往常一样价格收,大家未必卖。 但是比往常价格多两文钱,他们还是愿意卖粮食的。 “可不是,就算是回头粮食不够吃了,去粮食店买那么一点也没事。” “可不对啊,怎么这时候收粮食,你们就不觉得奇怪吗?” “没啥奇怪的吧。” 村里人互相讨论着,有的人家当即就卖了几十斤粮食。 崔老夫人提着篮子出门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听到大家的对话,着急道:“这个时候,我们家可不敢往外卖粮食啊。” 大家瞬间看向崔老夫人,里正夫人朱氏最信任她,道:“崔jiejie,你可是有什么说法吗?” 崔老夫人道:“你们也知道,我们做一些小生意,需要买面做东西,我们去县里以及镇上的粮店看,价格都涨了,一斤涨两三文钱都是最少的,有的一斤涨四五文钱来着。” 一听崔老夫人的话,大家脸色一变,心里瞬间有些发慌。 他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本能的让他们觉得不对。 有位大娘脸色一变道:“崔妹子,你说的可是真的啊?” 崔老夫人认真道:“是真的,我不会骗你们。” 崔老夫人想说外面可能打仗,但她也明白,有些话没有证据还是不要乱说。 免得回头没有打仗,粮食价格又回去了,村里人怨她怎么办。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