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应对 (第1/2页)
“两广出事之后,贺朝就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各地的存粮问题,其实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存粮,也有,只是有些地方的存粮,存的是好几年前的,早就生霉不能食用。 另外有些和薛国公是一条线上的粮铺,坐地涨价扰乱民心,这种事,根本不是朝廷全都能管顾的过来的。 还有八大家。 八大家圈地圈粮,这些年薛国公掌控粮食流通,其他七大家族也各自屯粮,朝廷百分之五十的粮食都在他们手中,但是没人愿意拿出来。” 容阙说这些话的时候,苏卿卿都能感受到他字里行间的愤怒和无奈。 “这些老蛀虫,吸血吃rou伐骨髓的东西,贪婪的就像是水蛭。”愤懑涌上,容阙拳头狠狠的在扶手上砸了一下,“薛国公这件事情一出,他们更不愿意往出交粮食,这些年他们圈地的数量不少,在他们辖地范围内,粮食价格尤其的高,民怨更重。 这事儿想要解决,不是说把他们几个全都抓了砍个头就能解决,可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粮食却必须赶紧补充。 最快的方式就是从外面买进来,再以朝廷的名义在一些地方增设粮铺,平价售出,来带动调整当地的粮价。” 距离大燕国最近的,就是召国,大齐和南梁这三处。 按理说,召国是应该被优先选择的,一则这是苏卿卿的娘家,二则召国国势最弱,就算是让召国知道他们没有余粮了,召国也未必敢动别的心思。 而且,召国和南梁大齐之间都横亘着一个大燕国。 召国想要不被另外两国吞灭,就只能和大燕国合作。 如果没有苏卿卿这一层关系,容阙根本想都不用想,直接拍板定了召国,可现在他却不能毫无顾虑。 他必须要考虑从召国买粮给召国造成的危害有多大,是不是这个国家能够承受的住的。 苏卿卿摁了摁容阙的手,“别着急,八大家族圈地囤积的那些粮,未必就拿不出来。” 容阙看向苏卿卿。 苏卿卿笑道:“你们都是君子,办事想事都是走明面,我一个行军打仗的,想问题和你们不太一样。 在以前,我们出征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没有行军粮的,朝廷拨粮不及时,押送军粮的官员半路克扣,陈米换新米,我们遇到的情况多了去了。 但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啊。 一般就是抢! 直接抢! 和谁打仗抢谁的,卯足了劲儿,前一个月吃的饱饱的,争取一个月拿下,将士们也知道,一个月拿不下,后面就是饿着肚子打。” 苏卿卿说这些话的时候,语调轻飘飘的,容阙听着心里针扎的一样难受。 将士们浴血奋战为的是什么? 结果大后方连粮食都供不上。 大燕国缺粮么?不缺,大燕国有的是粮食,可就是没有将士们吃的那一口。 现在,没有灾区难民那一口。 心头像是堵了一团泡了水的棉花,堵得胸闷难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