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 反了 (第2/2页)
集夫妇始终都认为他不过是个小兵而已。 却没想到,竟然是个参将。 苏卿卿不等对方询问便主动解惑,“没什么,苏家军的那些副将参将,绝大多数在升职之后都改换了名字,只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却并不往家里带回太大的荣耀。 也是为了保护家人。 苏家军当时的名声实在太响了,难免有些人怀了不轨之心,在战场上拿苏家军无法便背地里使阴招。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他们集体都改了名字。 许是赵参将知道二位过得好,所以也没有往家里寄银钱,只是写些书信联络感情。 至于后来被释放的事...... 我想赵参将是唯恐朝廷反悔,到时候连累二位。” 苏卿卿这么一解释,赵集夫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得知弟弟安然无恙对赵集夫人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她抹着眼泪朝苏卿卿道谢。 赵集这才提了另外的话题。 “殿下,娘娘,眼下天下动乱,东北以外有禹王虎视眈眈,西北一带有荣安侯蠢蠢欲动,朝廷又对太子殿下下了必杀令,这纷杂之际,不知殿下想要日后如何?” 说着,赵集抱拳,满目真诚。 “臣虽官职低微,可好歹也是一县之令,殿下若是愿意,臣这大同县愿意成为殿下的大后方。” 赵集的话说的明明白白,称得上是推心置腹了。 “况且殿下的兵马现在还未到,殿下和娘娘若是贸然离开,只怕容易遇上危险,至于城中百姓,殿下大可放心,娘娘带病治匪那一幕,给城中百姓带来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目前满城百姓对娘娘和殿下唯有感激之情,绝不会再发生之前那种围坐县衙的事。” 容阙一摆手。 “赵大人误会了,我怎么会那般想,只是我们留在大同县,对大同县百姓而言,不公平。 朝廷对我的态度赵大人明白,一旦我若留在这里,大同县必定会不得安宁。” 赵集舔了舔嘴皮,“那殿下......” 苏卿卿笑着接了这话音,“我们准备一路向南,回召国,余下的,从长计议。” 赵集夫妇相视一眼。 既然人家两口子已经做出决定,他们也不好再劝,已经得到了弟弟的消息,赵集夫人一颗心松了下来。 四人正说话,外面忽的有人急吼吼跑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 奔进来的是赵集的一个幕僚,名叫许多。 他一进门,冲着苏卿卿和容阙行了个礼,满目急切肃重,气息都是紊乱的。 “刚刚收到消息,荣安侯反了!” 他们才得到荣安侯逃离京都的消息没几天,这......荣安侯就这样光明正大的反了? 许多缓了口气,继续道:“荣安侯率三万大军,从祁北出发,一路向京都逼近,沿路已经收复了七八座城。” 他顿了顿。 “按照从祁北上京的路线来看,最方便便捷的,就是从山西境内走,而走山西,少不得过大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