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_第19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节 (第1/2页)

    对于从官府拿廪粮的事,她没有问过章县令。

    这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自己说明夏秀才的情况,再说秀才公夜校讲学,教化民众,章县令一定会答应。

    就是县衙不给粮钱,自己也可以私下贴补上。

    只需要一个由头,话让向德金他们来说效果也是一样。

    马上要过年了,自己一句话就能让这一家人过上一个开心的春节。

    果然,夏秀才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整个人都充满神采:“县令知道我?教谕不会再责备我?”

    江枝道:“章县令说过,民为本,你能教学村民,是读书人的典范,领取廪粮是应该的。”

    她的话说得漏洞百出,可夏秀才一家并没有听出来,此时三个人都掩饰不住的喜悦。

    夏母欢喜道:“书言一直都是优秀的!”

    秀才娘子看向夏书言的目光满是柔情:相公的学识自然是极好,若是被县教谕夸奖,病也会好起来。

    夏家其乐融融,满是希望和喜悦,徐根庆家里却是气氛压抑。

    秦氏拿着钱独自赶集,徐根庆虽然气恼不愿意去找人,可心里还是放不下,气得在屋里打转:“我娘那人脑子是不是有病,天天的不消停,人家夏秀才一个脑子有病的都没她事多。”

    莲花知道婆婆是眼馋自己能吃独食,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劝道:“以后要吃啥就给大家一起吃吧!你别只顾着我!”

    徐根庆恼道:“这还不是家里缺钱,要不然哪里会这样算计。”

    第279章 两人失踪

    之前徐根庆担心会被人说不孝,事事都顺着娘,不敢让莲花单独吃点东西。

    现在他也想通了。

    娘话多,样样都依她,自己一家人就别想过好,还是莲花和孩子要紧。

    等以后娘老了,自己和莲花自然会好好照顾她,不在这一时半会。

    知道自家娘不靠谱,徐根庆把徐根宝家给的五十文钱,连同借回来的钱都让莲花收着。

    可他没有想到,秦氏会硬抢了钱去买东西。

    莲花看着徐根庆道:“娘已经走半天还没有回来,你还是去镇上接一下,路上人多!”

    徐根庆没有接这茬话,每次娘总要吃点苦头才知道错,自己去接人,肯定要挨骂。

    他拿起几根用剩的木块就往外走:“我去田家,找田叔做一个小板凳坐!”

    农家汉都是“弯刀木匠”,平时在家用菜刀柴刀砍砍劈劈,总能用剩木树棒做些板凳木架什么的。

    田贵手巧,以前在种地的同时,还负责全家人的翻房修家具。

    到徐家村住窝棚时就已经给他自家做了床板凳子,现在又在家用杂树棒做桌架子。

    徐根庆也想做几个小凳。

    现在每户人家都在平平静静过日子。

    新房修好,还要搭鸡圈,修猪棚、垒院坝,修土路,修修补补细碎的活做不完。

    养着几张嘴的家庭事更多,牲口随时都要吃。

    该放牛的放牛,该喂猪的喂猪,喂兔喂鸡就更偷不了懒,冬日也要下地扯草,要不然那些饥饿的嘴巴连起来,大得可以把人吞了。

    不过忙归忙,繁忙才代表生气。

    见过死地一般的徐家村之后,此时猪儿讨食的尖叫和满路撒下的羊粪蛋子都无比亲切。

    江枝从夏家出来就又去了王小菊家,对她给村民发钱进行夸奖。

    面对江枝的表扬,正忙着收拾家当的王小菊没有哭惨卖穷:“我能挣钱,不欠村里人情。”

    挺好,请继续这样的桀骜不驯!

    江枝很喜欢人硬气点,王小菊以前就敢在镇上强买强卖东西,脑瓜子还是够用。

    刘氏和田氏在家煮猪食,新家新圈养上一头猪,旁边还养着两头牛,婆媳俩收拾得干干净净。

    一看见江枝,刘氏就拉着她说王小菊现在变了,早早晚晚干活很勤快,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怨气冲天。

    刘氏开心,江枝也开心,一个家里只要女人支撑起来,这家就能兴旺。

    王小菊分家另外起了房子,自己动手就能丰衣足食,当然要勤快了。

    江枝没有去徐根庆家,想着秦氏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自己处理。

    在村里东家坐坐,西家走走,一晃眼就是两个多时辰过去。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枝开始焦虑起来。

    从徐家村到梨花镇十几里,按村人平素翻山越岭走习惯的脚力,买东西最多一个半时辰就可以来回。

    秦氏和李老实还没有回来,难道真的出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