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1/2页)
损失已经不可避免,现在是能保多少是多少。 江枝没有马上说自己的想法,而是让大家群策群力。 徐根有道:“只能先掰苞米,连同外壳一起掰,每家的窝棚下能挂的地方都挂上。” 徐根生立即摇头:“一家窝棚才多大的地方,就是把床铺都让出来也不够。 还有顶窝棚的柱子手臂粗,一挂准得连窝棚一起倒。” 徐根有不说话了,夏天的暴雨把草窝棚淋垮过,里面的木架子撑不住挂苞米。 现在阴雨绵绵,草顶已经吃足水,挂上苞米还得再压垮一次。 田贵道:“能不能请张巡检帮忙?以前医棚搭了炕,暂借几天用来烘干粮食?” “不行!张巡检不会答应。”江枝直接否定。 这个问题江枝在山上就想过,山上的稻种就是用炕,用炕最稳当。 可那是整个巡检司睡觉的大炕,不是谁家的桌子板凳可以随便借。 山下粮食多,一天两天烘不完,人家把炕让出来,就几天都不睡觉了。 这里可没有军民一家亲! 要麻烦张军头一个人还好提,这是要翻整个巡检队伍的老窝,人家凭啥帮你。 遇到这样需要经验的事,二瑞、小满、武阳连同夏秀才都默不作声。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小满爷他们也只有两个方法,一是通风晾干,二是烘干。 见两人的意见都不过关,李老实在旁边抓耳挠腮,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徐根生戳戳他:“你说怎么办?” 李老实嘿嘿一笑:“我的办法很简单啊,就是在晾棚这边搭架子,把苞米堆着码放。 你说不通风没用?别急,让村里人每个都到这里来用蒲扇扇风,从早到晚不停,人挨着人站……” 不等他说完,徐根生就蹦起来:“不行不行,人一多风都挡完了,还站都没地站。 再说了,你扇我也扇,要是扇子方向不同,那风会不会打架? 打架的风能不能吹干苞米?万一苞米没有吹干,先把人扇着凉了怎么办……” 李老实:“……?”有这样大的风? 徐根有:……就这一间房,搭了木架堆苞米,哪里还有人站的地方。 田贵几人也是面面相觑:风打架? 眼看越说越离谱,江枝清清嗓子:“我们先把粮食收下来,专业的东西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今年是章县令免税,明年就会交税,我们这边争当优秀纳税人,提前一年交税。” 几个人再次傻眼,都是年年下乡催收,就没有谁家愿意提前缴税的。 而且,还是用没有晾晒的湿粮,县令也愿意收? 还有那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什么意思? 江枝解释:“要说凉干最快最空旷的地方,应该是章县令的粮仓,现在空得可以跑耗子。” “烘干也有地方,那就是霍家的药行。 为了各种药材的干爽,还有制剂,药坊里面都是专业的烘架,人员也是专业。” 至于章县令愿不愿意收……江枝觉得他是愿意的。 虽然湿粮麻烦一些,对缺银缺粮的平川县,最不缺的就是人工。 自己这里的粮食少,麻烦不大,还可以缓解县衙捉襟见肘的困境,更重要的是能带一个好头。 迟早有一天会征税,这是不可逃避的事,跑在前面有果子吃,跑后面的有棒子吃。 这些苞米都是江枝的,她才有决定权。 田贵等人没有其他办法解决,只能这样做。 不过,在送粮之前,江枝请张军头给县衙递过消息,路不好走,万一章县令不要,自己不能白跑。 “你要提前交税?还是用湿粮?”张军头听到这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惊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说这她提前交税是好人,可用的是没有晾过的湿粮。 若章县令不收湿粮,就只能等明年才有税粮入仓。 湿粮对几座粮仓来说也不是太大的事,只三五天就干,一样是粮食。 而且这还是提前一年交的税,章县令还得夸奖一下。 名也占,利也占,这个村妇真是大大的狡猾! 张军头也想看章县令怎么应对这村妇,于是,让人骑马冒雨给县衙送去消息。 消息回来得很快,果然正如江枝所预料的,章县令要收,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 脱水重量用小份打样为标准。 田贵等人听到消息,也为江村长高兴,这一下损失就少了。 于是,趁着雨停的间隙,整个村子的人又齐齐动员起来,吃大锅饭,做大集体的活,开始踩着泥水掰苞米。 每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