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节 (第1/2页)
王小菊以前只在家带孩子,并没有弹过棉花。 虽然刚开始不够熟练,好在年轻脑子也好使,没一会就做得有模有样的。 江枝见这两个人没有异常,于是没有在这边停留多久,找个理由就转身去找刘氏和徐根有。 此时,刘氏母子俩正在家里剥苞米,也在焦急的等着江枝的到来。 在看着她人出现的瞬间,刘氏丢下手中苞米,急步迎过来,此时也不畏惧江婆子了,凑过头来压低声音道:“二瑞娘,你说要做棉絮就做,怎么能让根宝俩个人都出门去? 好不容易才掰过性子来,愿意种地干活,万一在外跑野了又收不住……唉唉,我说这事要不得。” “根宝跟你说过了?”江枝意外。 她还以为自己需要仔细说一次,现在有徐根宝先说过,倒是省了自己费口舌。 “不是根宝,是小菊说的。她说让根宝出门,她也跟着去,两人走远些好挣钱,要我帮她带孩子。 还说每月给我钱,这样我不下地,也够买粮买rou吃,不用根有一家养老。” 刘氏愁得眼睛鼻子都皱在一起,她忧心忡忡:“我一个当奶的,带孙子也是应该,哪里需要她给钱,就怕她嘴巴甜,故意说这些乖巧话哄人。 话说得好听,结果丢下孩子不管,只顾自己逍遥快活去了。” 江枝没想的自己昨天才告诉李老实弹棉花,结果王小菊就直接告诉自己婆婆。 其实……这种有事说出来,比闷在心里使坏的人好对付。 江枝坐下来,跟刘氏一起剥苞米,也慢慢说话:“刘嫂子,你莫担心,人都是长了脚的,那两个打也打了,劝也劝了,又不能每天绑着,真是要走也没办法管。 还不如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要是他们两个人存心要挣点钱,带个孩子出门不方便,家里能帮一把是一把。” 她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已经是成年人,要是真改不过来,也只有放弃。 反正已经分家,若实在看不过意,能给小孩子吃一口饭就是心善。 旁边,徐根有一直没有出声,直到江枝说出“能帮一把是一把”。 他闷声道:“我也这样想的。 三四岁的孩子吃不多,一人省一口就能吃饱,现在也不用娘下地干活,在家做些家务带带孩子也行。 可是,根宝的性子不定,就怕他今天想这样,明天想那样。 要是在镇上干活,每天能回来还好,听王小菊的意思是一走就是一月半个月。 这时间太长了,哪怕我平时帮他看着庄稼,那播种上肥的事还得他自己做。 两头顾着,既耽误了农活不说,还又挣不到钱,除非农闲时出门做几天。” 江枝眨眨眼,还好! 看来徐根宝没有把想将地交给李老实糟蹋的事说出来,不然徐根有还得被气死。 还有这做生意的手艺人,自然是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 只有人等生意的,没有生意等人的,好不容易找到事,遇上生意好,几个月回不来也是正常。 就是交通发达的现代,出门打工几年也难回,更何况是车马难行的时代。 不过,这些话现在还不能说,一切还得看徐根宝夫妻俩的心思。 江枝招呼徐家的大儿子徐强子到跟前,摸出二十文钱给他,让他找李老实到镇上买些rou回来。 今天要在徐根有家吃饭。 刘氏拦着不让:“二瑞娘,简单吃点茶饭哪里需要买rou。” 徐根有起身就到里面翻床铺,想去拿家里藏起来的钱袋。 江枝笑着道:“刘嫂子,巧云这些时间来一直都来麻烦你,我买rou添个菜不算啥,你就别推推拦拦的。” 巧云这一个月里时不时来村里听学,要喝水什么的都是到刘氏这里来,刘氏对她也是很照顾的。 江枝还想在饭桌上把气氛搞起来,有些话才好对徐根宝夫妻说。 第244章 出门 很快,得到消息的李老实就屁颠屁颠的来了。 “江嫂子,真的是要买rou?” “是,你腿脚快,早些买回来!”江枝道。 李老实畅快回一声:“好的嘞!我这就去。 哦,对了,刘嫂子,根宝跟他媳妇两人做事还合拍,有板有眼的。” 他这阵一直都在晾棚那边守着的,故意看两人干活。 刘氏勉强笑笑:“能做就好!” 李老实去镇上买rou,不是一个人去的。 他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孩子王,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 就连现在顶着太阳走十里也有陪伴,徐根有家的孩子,田贵家的孩子,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