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1/2页)
之前就为那木料的事闹过,徐根有也拒绝过,可看得出来,徐根宝夫妻并没有把他哥的话放在心上。 若是刘氏管得住,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刘氏迟疑一下,本来想喊一声弟媳,可想起江枝在处理事情时是不许人拉近乎,只能改口:“村长,根宝他要是……” 江枝沉声,再次重申自己的意思:“刘嫂子,他们若是徐家人,就由我这个村长管。要是王家人,就送官查办!你要考虑清楚了再说。” 此时虽然一部分人跟着小满他们去了张军头那边,村里人还有大半留下观看。 江枝今天是要公开处理此事,更是声音洪亮,不仅徐根宝和王小菊听到,就连周围村民全部都能听到。 顿时,徐根宝和王小菊大哭起来:“娘,我们都知道错了,不要送我们去官府,磊子还等着我们回去,他不能成没爹没娘的孩子!” 刘氏气不打一处来:“你们还好意思提磊子,你们怎么做得出这种事的。” 她骂了,却没有说该怎么办。 徐根宝又喊:“哥,你是我的亲哥,我们可是喝一样的奶,流一样的血长大的。” 徐根有摇头,一脸痛苦:“你已经不是我弟了,你……要不想去县衙,就让村长来管。” 徐根宝听到大哥说自己不是弟弟,顿时心中一沉。 兄弟几十年,他知道自家哥的性子,平时绵软,只要认定的事,就是九头牛都拉不回。 这是真的不认自己了,徐根宝慌了,比他爹死还哭得伤心:“哥、哥啊,你就看在娘的面子上,原谅我这一回吧!” 王小菊却是心里一喜,不送去县衙大牢,就让江婆子打骂几句。 只要还是徐家人,自己挨俩巴掌就能分粮食。 至少要一大半,因为自己的地是最好的。 “婶子,我跟根宝当然还是徐家人!” 当这句话刚说出口,就看见江枝拿着那黄荆条过来,旁边秦婶子笑得特别开心,王小菊隐隐觉得不妙了。 第235章 黄荆条子出好人(1) 千年来的教条:黄荆条下出好人! 既然王小菊承认自己是徐家人,愿意接受自己这个村长处置,江枝自然不能放过这机会! “秦氏,皮氏、你们把王小菊带去晾棚下……” 秦氏一个激灵就站出来,挽袖撩衣,还补上一句:“我来扒裤子!” 王小菊整个人都麻了,看向江枝的目光带着恐惧,紧抓住自己的裤带:“江婶子,你不能扒我裤子,不能!娘,娘救我!” 口中喊着娘,一个转身就跪在刘氏跟前:“娘,我可是你家的儿媳,你不能让外人来羞辱我,羞辱我就是羞你家!” 江枝点头:“的确是个牙尖嘴利,脑子灵活的,还知道拉人下水。你带人来搬粮食时,怎么就没有想过你是这家人! 你们呆着干啥,还不赶快把这两个家贼带走。” 王小菊带人来抢粮食,根本就不是什么拿属于她地里产出的那一份。 因为大人都在地里干活,家里留着孩子,王小菊仗着人多势众,把徐根有家窝棚里那些没有来得及剥粒的苞米,还有几个月里所有棉花全部搬出来了。 徐根有的土地除去苞米,跟着种了不少棉花,他伺候得好,这些棉花就值不少钱。 原本盘算着卖了棉花,然后把半年里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全部拿出来,勉强可以修几间土墙茅草房子住。 那些混混既然进门抢东西,自然不会老实只拿少部分,是有多少就抢多少,能拿多少拿多少,全部卷光。 甚至地上还丢下了几袋子粗粮,都是徐家平时的吃食。 这就是冲着打家劫舍来的。 外人可恨,这吃里扒外的家贼就更可恨,连一点活路都不给别人留。 村里每个人都盯着徐根有和刘氏,这可是犯了众怒,要是敢护短藏私,以后在村里的口碑就别提了。 刘氏也难受。 半年过去,小儿子儿媳没有回家看望过自己,现在还带着外人来抄家。 刘氏对这个儿子算彻底死了心,娶了媳妇忘了娘。 人总是偏心的,刘氏心里最恨的还是儿媳妇,恨不得撕了王小菊。 可她是个老好人,心里再气也做不出打骂的事,此时见人跪着对自己干嚎,也只长叹一声:“我们已经分家,你是带人来抢粮,我护不住你,村长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她再是老好人,也知道今天这事整的大了。 若不让村长把这两个祸害收拾得干净些,就要送去官府衙门。 王小菊还是抱着刘氏的腿不松,只说自己嫁到徐家不能让外人欺负。 可此时江枝一声喝令,所有人都动起来。 秦氏特别的勤快,见王小菊还在哭闹,扯了手臂就拖走:“走走走,你哭爹哭娘都没用。 今天敢来抢粮,明天就敢来杀人,后天就能在梨花镇称王称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