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2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节 (第2/3页)

   武英殿。

    “哈哈哈!”一见到胡惟庸那倒霉样,朱老板便爆发出畅快的大笑:“小胡,你可算出来了。在史馆这个月都快要发霉了吧?”

    “还是皇上了解微臣。”胡惟庸苦笑着行礼道:“这一个月可把我熬坏了,偏生还得装着很享受,真是打肿脸充胖子。”

    “是吧。咱也说太子了,胡相日理万机,怎么能让他去修史呢?”朱元璋笑道:“没办法,太子跟儒生混久了,把个《元史》看的太重。”

    “太子殿下没错,为前朝修史、盖棺定论,确实是国之大事。”胡惟庸正色道:“微臣能有幸参与其中,深感荣幸。只是没有治史的能力,有负太子所托,惭愧惭愧。”

    “哎,你这话,只对了前一半。给元朝修史,盖棺定论,自然是大事没错。”朱元璋却摆摆手道:“但有没有治史的能力,不重要,蒙元的历史很光彩吗?修的乱一点何妨?没人看才好咧。”

    “皇上的意思是《元史》必须要有,但也仅限于有就行了。”胡惟庸恍然。

    “没错,有那么个玩意摆在那,证明元朝已经结束,正统归于大明就足够了。咱巴不得它像臭狗屎一样,没人看才好呢。”朱元璋说着淡淡道:“不然,那帮元朝降臣里,有的是治史名家,比如危素之流。但咱是不会让他们参与进来的。”

    “那危素岂不是白白苟活下来了?”胡惟庸凑趣道,君臣不禁一起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元朝降臣的嘲讽。

    君臣口中的危素,是元朝重臣、治史名家。徐达攻入元大都时,他感到国破家亡,欲跳井自杀殉国。但左右劝他说‘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他就放弃了跳井的念头,决定为了修《元史》投降,‘忍辱负重’活下来。

    归降后,朱元璋曾一度因为统战需要而重用他,但随着大明江山稳固,便有御史论其为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更不能修史书。

    于是朱元璋让其谪居和州,命他看守元末战死的名臣余阙庙以辱之,最终危素在和州居两年,郁郁而卒。

    “应该不会有哪个朝代,蠢到让前朝的余孽修史吧?”胡惟庸又笑道。

    “应该不可能!”朱元璋也大笑道:“蠢到那种程度,怎么能坐得了江山呢?”

    君臣又是一阵大笑,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所以说,朱元璋用胡惟庸当宰相,不是没原因的。人家小胡能提供强大的情绪价值,让朱老板工作愉快。不像老李、老汪、老刘,总喜欢给皇上添堵。

    第四四九章 朱老板的嘴脸

    说笑完了,朱元璋话锋一转,进正题道:“胡相在馆里月余,还不知道我大明又打了个大胜仗吧?!”

    “呵呵,臣已有所耳闻,刚出馆就有人把这好消息告诉我了。”胡惟庸挤出一抹笑容道:“前番秦王殿下西征立下头功,此次楚王殿下又亲自带兵剿灭海寇。真是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皇上生了一帮好儿子啊。”

    “哎,小儿辈瞎胡闹,都是仗着叔伯们抬爱而已。”朱元璋嘴上谦虚,却笑的露出了后槽牙。“去年老四他们北伐立头功那回也一样,都是叔叔伯伯们捧着罢了。”

    这回朱老板是真高兴啊,不光为了一场胜仗。更重要的是,这回儿子们在老大的英明领导下,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几个战场同时开花,一举拿下了困扰大明多年的两部海寇,和吃里扒外的备倭水师!

    这是很难的啦。

    海寇和备倭水师内外勾结,互相支援不说,局势稍有不利,便会远遁大洋,让你抓不着。而且,他们还有江阴侯、靖海侯做保护伞,有胡惟庸做靠山,想要干净利索的将他们一举消灭,是很考验智慧和行动力的。

    这次几个儿子,能兄弟齐心、通力合作,漂亮的赢下这一场,让朱元璋相信,大明的下一代,能度过未来的任何危机!

    朱老板实在太开心了,忍不住想跟所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尤其是被太子摆了一道的胡相。看着他强颜欢笑的样子,朱老板就忍不住哈哈大笑,sao话不断。

    什么‘胡相也很高兴吧?’

    什么‘备倭水师还真挺懂事儿的。’

    什么‘听说江阴侯和靖海侯的儿子,这次还立了大功呢……’

    胡惟庸倒是很有觉悟,知道自己就是来接受嘲讽的,所以一直保持着唾面自干的笑容,待皇帝高兴完了,他才轻声道:

    “听说燕王、晋王二位殿下,率军坐镇崇明岛,接管了备倭水师的防务。不知上位,准备如何处置备倭水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