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2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0节 (第2/3页)

笑容可掬的问道。

    “千头万绪,忙的要死。”韩宜可苦笑一声道:“不过比起在凤阳来,那又不值一提了。”

    “哈哈哈,那是。”朱桢放声笑道:“不过市舶司现在几乎是在空转,等将来做大做强了,全江南的大户都要求着你,有你头疼的时候。”

    “殿下还信心十足?”韩宜可夹一筷子小银鱼,送入口中细细品尝道:“也对,殿下在苏州城呼风唤雨,威名从镇江一直传到浙江,又岂会被这点小小挫折吓倒?”

    “你就挖苦本王吧。”朱桢笑骂道:“怎么,跟苏州大户共情了?哦对了,你家本来就是浙江大户。”

    “我家只是普通家庭!”韩宜可先大声强调,然后低声道:“不是我对殿下和晋王有意见,我让凤阳的狗大户都折腾掉了半条命,怎么可能同情苏州的狗大户?只是得提醒殿下,你们对苏州大户的蛮横折腾,已经引起不少人的不安了。只不过,弹劾你俩的弹章,都被太子殿下压下了。”

    说着他不禁笑道:“哦对了,殿下还不清楚吧??皇上新设了通政使司,所有奏章包括弹章,都要先送通政使司,然后由该司进呈御览。并且皇上还强调,一律不得关白中书省。”

    “听说了。”朱桢心说,多新鲜啊,皇上是我爹,太子是我大哥,他们干啥事儿,本王还能不如个外人清楚?

    “结果就方便了皇上,不想让大臣看的奏章,通通留中,中书省,御史台,都只能干瞪眼。”韩宜可不禁失笑,然后收起笑容问道:

    “好吧,说正事儿,殿下要造舰,而且是两千料的大舰,起码二十艘……造船钱从哪来?”

    “好问题。”朱桢却云淡风轻道:“募捐,苏州有的是愿意慷慨解囊的热心人。”

    第四零六章 老六的战争

    “好吧,忘了殿下可以吃大户了。”韩宜可闻言失笑道:“苏州大户捐几条船,还不是小意思?”

    “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还是要肯定人家的贡献的。”朱桢一脸憨厚的笑容。

    “下一个问题。”韩宜可又问道:“殿下,你知道造一条两千料大船,需要多久么?”

    “多久?”

    “两年。这还不算阴干木料的时间。”刘家港造船厂就在市舶司隔壁,韩宜可没少过去参观。

    “这么久的么?”朱桢吃惊道:“我记得当年打陈友谅,老父皇好像两个月就造出了上百条大船。”

    “那是战时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阴干大木,只能临时砍树、拆房梁,有什么用什么。赶工造出来的船,只能应急,用不了几年船就烂散架了。”韩宜可解释道:“下海的话,船烂的更快,可能一二年就会进水沉没。”

    “能用一二年也行啊。”朱桢咬牙切齿的撕扯着爊鸡的皮,狠狠道:“先把仇报了再说,不然本王咽不下这口气!”

    “好吧……”韩宜可咽口唾沫,能吃大户就是不一样,舰队都可以整一次性的。

    “有个事儿,”朱桢又沉声道:“你跟靖海侯接触过么?”

    “刚来时去崇明岛拜过码头。”韩宜可道:“然后就没再打过交道了,殿下也知道,下官跟勋贵的关系……”

    “也是。”朱桢点点头,又问道:“听过他什么传闻没有?”

    “倒是听过些有的没的。”韩宜可想一想道:“有人跟我说,市舶司肯定开不下去,因为之前就是靖海侯奏请关掉的。现在不是在打他的脸么?”

    “他好大的脸啊。”朱桢冷笑一声。

    “那是,沿海这边老百姓,有‘朱陆吴水’的说法呢……”韩宜可说完,扇了自己一嘴巴。“瞧我,就是改不了这快口的老毛病。”

    “师兄跟我这儿,就不用装了。”朱桢淡淡一笑,问道:“那四个字,是本王理解的那个意思么。”

    “是。”韩宜可点点头道:“哥哥管长江、弟弟管大海,皇上还真信任呢。”

    “我父皇的心思,多少沾点儿变……特爱……”朱桢苦笑道:“他怕边将出乱子,不怕自己眼跟前的乱子,还愿意他们能蹦出来,省事儿。”

    “确实……”韩宜可想想苏州民变,人家只是小小的撒了个娇,就被朱老板抓住机会往死里锤。要不是太子拦着,苏州大户可能就要集体摸不着头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