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节 (第1/3页)
“你就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朱元璋冷笑道:“其实这天下离了谁都一样。就是把苏州城的大户杀光了也无妨,市面上最多乱一阵子,就又恢复正常了。” “差不多行了,整天跟儿子灌输什么歪理?”马皇后听不下去了,生怼老朱道:“劝了你多少回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乱杀人。老大能让弟弟们少杀人,这是仁慈;儿子们能不乱杀人解决问题,这是智慧。 “好好好,就咱凶残,咱愚笨。”朱老板赶紧投降,换个马皇后爱听的话头道:“不过这回他哥俩能查清陆仲和的死因,确实值得表扬。这下没人能再污蔑老六了。” “到底是谁,逼死陆仲和呢?”太子忍不住问道。虽然陆仲和是被他儿子和弟弟杀害无疑,但诸恶以造意为首,那个写信要陆仲和死的人,才是首恶。 “还能是谁?”朱元璋哼一声,显然早就猜到了,但他却不让太子深究道:“现在不是追究这件事的时候,让老六赶紧善后是正办。” 第三八九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坤宁殿中。 马皇后给老朱盛一碗老鹅汤,有点儿担心道: “苏州是江南的中心,富甲天下的人间天堂,那里都能激起民变,可见麻烦很棘手啊。老六怎么说也才十三四,让他主持善后,能行么?” “嘿嘿,你是没见过那小子,说起这方面来,那是一套一套的。还动不动就训他老子。”朱元璋一边美美的喝着老鹅汤,一边模仿着老六的声音,尖着嗓子道: “不懂经济怎么搞好国家啊,老豆? “你付出了自己的名誉,透支了国家信用啊,笨蛋!” “……”马皇后吃惊的合不拢嘴:“真的?那憨小子,还能说出这种话?” “母后,我不是跟你说过么?”太子笑着点头道:“老六现在跟刘先生学的老厉害了,我都要拜他为师,跟他学什么财政、会计呢……” “我以为你开玩笑呢。”马皇后不禁感慨道:“老六还真是长大了,当娘的都不了解了呢。” “你先别急着感叹。”朱老板颇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道:“咱这回就要瞧瞧,他到底是赵括那样,光会纸上谈兵,还是有真本事。” “父皇,考校归考校。”太子笑道:“但该帮忙还是得帮忙啊。” “老六向你求助了?”朱老板瞥一眼老大。 “啊。”太子点点头道:“他给我上了份条陈……他叫‘苏州振兴计划书’,写的条理清晰,步骤分明,我觉得很可行。” “回头拿给咱瞧瞧。”朱老板一脸不在意,心里却痒得很。他碍于面子,不好拜儿子为师,而且跟老六也犯相,见面说不了三句话,往往就打成一片。 所以只能用跟老大偷师的方式,补一点儿最匮乏的经济学知识。 “哦。”太子应一声道:“我先简单讲讲吧,他说苏州与别处不同,别处以农为本,苏州却以丝织业为本,所以只要让苏州的丝织业恢复运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老百姓已经没钱吃饭了,怕是等不及吧。”朱元璋道。 “是,所以他说第一步,是以工代赈。”太子笑道:“但他说的‘工’,不是兴修水利之类的大工,而是由朝廷下订单,帮助织户重新开工,这样织工的生计就解决了,苏州的丝织业也得以恢复了。” “朝廷哪有钱给他下订单啊?”朱元璋皱皱眉道:“今年的花销已经够大了,又临时多出了个邓愈西征,胡惟庸天天哭穷,怎么可能答应给老六拨钱买丝绸?” “至于内帑,不说也罢……”朱老板又叹口气,他连给老婆孩子们做新衣裳,都是用朱尚炕做百家衣剩下的布料…… “是不是适当加印点儿宝钞?”太子试探问道。 “不行,不能滥发宝钞,必须严格按照限额来,这还是老六教咱的。”朱老板板着脸学老六道:“皇帝要有自控力,不能随便发钞。一旦滥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