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1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节 (第2/2页)

管收税,国税收到国库里,再根据各处的需要往下发,严禁坐收坐支。

    这不是什么先进的财务思想,宋朝就是这样搞的。

    朱老板虽然很多方面强无敌,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最大的短板就是财政方面。他居然天真的认为,先把税粮从地方收到京城,然后再由户部分配到各地,属于脱裤子放屁,还浪费民力,增加损耗。

    于是大聪明的决定,延续元朝中央大撒把,地方坐收坐支那一套,觉得这样能高效省时省力,还能避免户部的人贪污。

    简单说,就是县里收上税来之后,便直接县里负责分派了。当然,分配方案是户部制定的。

    譬如,临淮县征得所有税粮五千石。先留存五百石作为县里的办公费用,给下面人发工资;再解送一千石给临近的卫所,给他们发军饷;县境内的驿站虽然归兵部管,但只要在本县,开销就得由本县负责,所以再给一百石;要是府城有王府,还要给王府解送千八百石,作为营建王府的费用……

    总之一句话,只要这个县境内,朝廷地方官府的一切开销,都由县里直接拨给,不用再送去京里了。

    所以解送进京的,可能只有区区两千石,还不都是给户部的。什么承运库、内库、太仆寺、工部、吏部、礼部、太常寺……等等一堆衙门,都会得到一份。最后入太仓的可能还不到一千石。

    这种混乱的财务制度,再配上可以现场填数目的空印账纸,简直绝了。有经验的老手能玩出花来,保准大家都满意……

    可雨露均沾的结果,就是人人都腚上有粑粑,出了事儿自然都跟着提心吊胆了。

    ……

    华盖殿,朱元璋端坐在御座上,等待着百官上朝。

    太子郁闷的立在一旁,他本来打算督空印案的。但没能如愿,因为审案的是他督不动的那位。

    “咋啦?不让你审这个案子,就这么难受?”朱元璋是很注意儿子……呃,大儿子的心里健康的。

    “父皇,其实让儿臣来更合适。”太子点点头道:“你亲自审理,很多事就没有寰转的余地了。”

    “让你来,哼哼,最后都给咱从轻发落了?”朱元璋没好气道:“咱又不能驳你面子,最后还不都便宜了那帮混蛋!”

    “怎么会呢,儿臣会秉公判决的。”太子叫屈道。

    “别以为咱不知道,那晚不是你捣鬼,能只抓回这么点儿人?”朱元璋哂笑一声道。

    “没有的事儿。”太子心虚一笑,绝不承认道:“但怎么说,都是要惩办少数,警告多数的嘛。就算要大换血,也得分批分次的来,一锅端了会出大乱子的。”

    “什么大乱子?”朱元璋冷笑一声道:“你就是让宋先生他们给带沟里去了,觉着好像离了那帮士大夫不行似的。老大,他们那是唬烂你呢。说白了,地方上那些官府就是个收税的,别的作用可有可无。

    “现在他们连这件事都给咱瞎吉巴搞成一坨屎,咱还有留着他们的必要吗?”

    “全都换掉,咱有那么多官员填补吗?”太子无奈道:“就算当官的是地里长出的,也得春种秋收啊。”

    “咱国子学里培养的那些足够了。”朱元璋哼一声。

    “他们不是要用来清丈亩的吗?”太子反问道。

    “清丈亩之后,就有的是人了。”朱老板道。

    “清丈还没开始呢,没个三年五年能结束吗?”爷俩争辩起来。

    “皇上,殿下,该上朝了。”这时吴公公轻声提醒道。

    “好好,咱说不过你,先上朝。”朱老板举手投降。

    第二五二章 超级辩辩辩

    因为天冷,御门听政改为在奉天殿早朝。

    文武分左右两班跪拜,高呼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后,吴公公便拖着长腔道:

    “众卿平身。”

    “谢陛下。”百官起身肃立,偷眼去瞧龙椅上的朱老板。

    只见朱元璋面无表情,一旁的太子也神情严肃,就知道一场暴风骤雨免不了了。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吴公公又道。

    “臣有事请问陛下。”胡惟庸高声道。

    “问吧。”朱老板道。

    “据臣所知,前日夜里,亲军都尉府抓捕地方进京报税官员三百余名。请问陛下,所为何故?”胡惟庸沉声问道:“为何中书省和三法司,皆未与闻?”

    听到胡惟庸的质问,不明就里的官员闻言暗赞,胡相还真是的硬气。却又未免担心,会不会惹恼了皇帝,适得其反?

    好在朱元璋并未着恼,淡淡道:“太子,你跟胡相说说。”

    “是,前日接到举报,有地方官员携带空印账纸入京。在空白的账册上用印,实乃严重的不法之举。”太子便沉声道:

    “因为可能涉及大范围的舞弊,为了防止串通,故而父皇命亲军都尉府负责搜查,结果共计查出三百六十七份空印账纸。

    “经御审,一干犯官对其罪行皆供认不讳,并承认已经是多年累犯了。此案涉及省府县衙门三百六十七个。实乃本朝前所未有之大案!”太子加重语气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