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节 (第1/3页)
“羡慕!”弟弟们一起点头答道。 “嗨嗨嗨……”朱樉咧嘴傻笑起来,不知不觉,心中最大的芥蒂,已经开始松动了。 “不,不对啊。”但他也不是纯傻子,又猛然想起老三说过的那些话。便狐疑的看着晋王道:“老,老三,你不是说什么‘华裔大防’,‘非吾族类’,‘人,人与禽兽’吗?” “老三这张臭嘴,就该下拔舌地狱!”老四也被勾起了不愉快的回忆,怒视着老三。 “我说错了吗?”一看老四瞪自己,朱棡下意识进入战斗状态。 “咳咳咳……”幸亏老六一阵咳嗽,提醒他今天是来当解铃的那个系铃人的,不是来起哄架秧子的。 “好吧,我确实说错了。”朱棡只好不情愿的认错道:“我那不是年轻不懂事嘛。学问不精,只学了一半就拿来说事儿,自然是不对的。 “好比‘华夷之辩’吧。《春秋》其实是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夷是夏,要看其接受的文化礼仪。接受的都是华夏文化礼仪,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接受的都是狄夷的文化礼仪,那就是狄夷。” 说着他问老二道:“二嫂平日里穿什么衣服,说哪国话,遵守哪国的礼仪?” “那,那倒跟咱汉家女没差。”朱樉挠挠头,补充一句道:“好,好像是吧。” “那她就是我们汉家女了!”老三断然下了结论,又问道:“你愿意接受赵敏成为汉人吗?” “愿意,当然愿意!”老二不假思索道。 “那不就结了。”老三两手一摊,任务完成。 “好吧……”老二感觉哪里不大对劲,却又想不透。加上多年来,弟弟们怎么说,他怎么信。便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又为别的问题犯难道: “就,就算俺接受她是汉人,可,可别人一样会在背后说她是胡,胡人。日,日后生了孩子,也会被骂胡人崽子的。” 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才是他真正的心结。哪怕是尊贵的亲王,也难免活在别人的议论中。 “二哥,你听过一句话没?”老四忽然开口道:“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我们虽不是社稷主,也不是天下王,却是社稷主、天下王的儿子。既然生而为一国亲王,自然也要替父皇分担一些垢与不祥。这是孝道,也是天道。” 朱桢闻言肃然起敬,四哥这格局,就是大…… “没错。”老三也附和道:“现在父皇是恢复中华了,可大明境内还有那么多的蒙古人、色目人,不把这些人妥善处置好,他们就是祸乱的根源。弄不好几十年后,又是一个五胡乱华的局面。” “唔。”朱樉点点头,沉声道:“那,那就把他们都杀光。父皇不能脏了手,我,我们当儿子的来干。” “干个屁!不是让你这么受国之垢!”朱棡无语道:“那些蒙古色目人,都已经臣服了。再动刀子不是逼反他们吗?” “是,全国哪个省哪个府哪个县没有蒙古色目人?而且他们现在都是群聚而居,以求自保,不好收拾啊。再说打马骡子惊,很容易乱成一片的。”老四点头道。 “那,那该咋办?”老二像往常那样,目光纯洁看着老三老四。 “父皇早就拿出对策了。洪武五年,朝廷颁布圣旨曰:‘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朱棡便搬出朱桢的那套道: “这样强制夷夏通婚三十年,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