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节 (第2/2页)
我身边,哪里是给你难堪,分明是给我难堪。” “让他出了这口恶气也好。” “也罢,你就先跟在我身边吧。” 雍临更加萎靡了。 他从十岁时起就跟着谢琅身边,跟着谢琅出生入死,南征北战,谁都知道,他雍临是世子爷手下第一得力干将,世子爷的亲信与心腹,可如今,他竟成了一个笑话,连李崖他们都比不上了。 他知道,自己犯了世子的大忌,万不该在一个“忠”字上膈应世子,这两日每每想起,便悔恨交加,恨不得一刀抹了脖子,也好过被人耻笑。 军中男儿都要面子。 被主子所弃,那是叛徒才有的下场。这两日,他甚至觉得在李梧跟前都抬不起头来。 可这些话,当着崔灏的面又无法说出来,雍临只能闷闷应了声是,退下了。 经过廊下时,恰好遇着苏文卿过来。 “苏公子。” 雍临心神恍惚行了一礼,便退了下去。 苏文卿身上尚穿着官袍,进了屋,亲自帮崔灏擦脚,道:“孩儿进来时遇着雍临,他怎么在义父这儿?” “犯了错,被唯慎打发过来的。” 苏文卿也没问什么事,只道:“世子虽御下严厉,但也不是不讲情义的人,这番处置,倒是不像世子作风。” 崔灏冷笑。 “如今他把那卫三当心肝宝贝一样捧着,哪里还记得什么是非情义,谁敢与那卫三过不去,他便要与谁过不去,便是我这把老骨头,他也是瞧不上眼的,何况一个雍临。” “如今他翅膀硬了,我也管不了他了,我只是替他父亲和兄长寒心。” 苏文卿道:“义父言重了,兴许此事另有隐情呢。” “能有什么隐情,他让雍临把那些话一字不落的传给我听,就差一个巴掌甩到我这张老脸上,不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我,卫三是碰不得的人么。他如今是真的出息了!为了一个卫三,竟也要六亲不认,数典忘祖了!” 说着不免怒火攻心,急咳起来。 苏文卿忙端了茶水过来,喂着崔灏饮下,替崔灏抚着背道:“义父先消消火,若是因此气坏了身子,岂不又让世子担忧难过?” “他难过?” 崔灏冷哼:“他如今哪里还会为我难过。” 语罢缓了神色,道:“倒是你,都这么晚了,又特意跑一趟过来作甚。你如今已是三品侍郎,又住在陛下新赏的宅子里,朝上朝下多少人盯着,以后若没要紧事,都不要过来行辕这边了。” 说着又满是心疼地望向苏文卿仍缠着绷带的手,道:“上回顾凌洲生辰宴,你那般费心准备了礼物,要不是裴道闳半道搅局,说不准心愿就要达成了。不过来日方长,顾凌洲既允许你进了顾氏藏书阁,显然是对你青眼有加,这回不成,等下回便是。” 苏文卿低声道:“义父言重了,孩儿送顾阁老礼物,是孩儿自己的心意,天下英才济济,顾阁老未必看得上孩儿。” 崔灏宽慰:“你也不必妄自菲薄。顾凌洲素来器重寒门弟子,若连你都看不上,他还能看得上谁,除非他是短时间内不打算再收亲传弟子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江左顾氏最重传承,除了文库,武库里那些兵书兵法也是集天下之大成,若能学得一二,可是胜读十年书。可惜顾氏先祖有规定,这些兵书兵法只能本族弟子学习,绝不能外传,否则便是欺师灭祖。” 苏文卿笑着点头。 “孩儿知道。” “时辰不早,孩儿扶义父去里面休息吧。” 东跨院,小书阁,一灯如豆,笼着少年郎清瘦身影。 卫瑾瑜搁下手里工具,望着孟祥送来的燕窝汤,问:“为何与我送此物?” 孟祥笑着道:“是世子吩咐的,世子担心三公子夜里看书太辛苦,特意吩咐人去现买的。” 卫瑾瑜看着那碗浓白汤羹,默了默,道:“今日是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告诉你们世子,不必再破费。我也不会再喝的。” 说完,让孟祥把汤放下,就继续低头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对方态度冷淡,出乎孟祥意料。 孟祥不是很理解,就算闹了再大的矛盾,一方已经主动示好,另一方怎么也该消消气才对,怎么瞧着这三公子丝毫没有消气的意思。 孟祥只能把原话告知谢琅。 本以为以谢琅的性子,定会让他继续送,不料谢琅却道:“他既如此说,听他的便是。” 孟祥不掩惊讶。 “那剩下的汤……” “端来,本世子喝。” “是。” 孟祥顶着一脑门官司退下了。 李崖见夜色郎朗,时辰已经挺晚,他们世子仍坐在阶上,没有睡觉的意思,也只能跟着在后面杵着。 李崖这才发现,世子所在角度,恰好可以望见东跨院的灯火。 只要里面主人不睡,廊下的灯火会一直亮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