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人的餐桌 第382节 (第2/3页)
帘子让集中培育的棉苗见大日头的好时候。 等到桃花盛开的时候,就该把这些棉花苗移栽进大田了,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万年县,长安县,乃至附近的蓝天田,鄠县等地的大田里,都会出现绿油油的棉花秧苗。 大面积的种植棉花,已经成了关中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连官府在移栽秧苗的时候都要下地监督。 杏花开的时候,关中有时候还会下雪,桃花开的时候,有时候还会下雹子,一场晚霜,或者一场暴雨,亦或是一场大旱,就能将关中人一年的辛苦毁于一旦。 所以说,农人的日子一向过的很苦,也就是这些风雨侵陵,将关中百姓的性格,塑造的又坚韧,又是谨慎。 所以,在准备栽种棉花秧苗的关键时刻,这些性格既坚韧,又谨慎,还带着天生的农民式样狡猾的家伙们,第一次向官府提出——加钱! 要求非常的朴实,一亩地要加三十文的工钱,不给加钱就不种棉花。 云初很想找到带头的人,按照以往处理这种事情的逻辑,只要把领头的臭揍一顿,要嘛关牢里几天,这种事情就会自然的平息下去。 这一次不一样了,以狄仁杰之能居然不能在短时间里找出始作俑者。 即便是询问里坊的坊长,里长们也得不到想要的消息,甚至就连府兵中的云初的死忠,也不晓得这件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就好像是大家睡了一觉之后,所有人脑袋里突然就多出来了一个三十文钱的概念。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三十文钱的要求,恰好是万年县,长安县能从棉花种植,到纺织,卖成品,换粮食的所有交易环节中能取到的利益中的一成。 云初这个县令很受百姓们的拥戴,当然,前提是别提钱,也别提劳役,少了他们的粮食,钱,多了劳役的话,分分钟翻脸。 万年县这些年开垦出来的棉田不少,将近二十万亩的棉田面积,如果要满足百姓的要求,至少要付出六百万钱的代价。 六千贯钱对于万年县来说不算什么大数字,云初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 可是,这根本就不是六千贯钱的事情,如果百姓们一次要一百个钱的话,云初的心还是稳当的,因为这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底线。 问题是人家只要三十文,这就不合适了,这一次给了三十文,大家把棉花种进地里,等到棉花需要摘桃子的时候,再要三十文给不给?给了之后,在摘棉花的时候再要三十文给不给呢? 至于把已经发给百姓的粮食要回来这种事,一点可能都没有,敢问他们要粮食,他们就敢把官府派去收粮的衙役们给活活打死。 如果云初不想激起民变,就不能这么干。 温柔见到云初的时候,就焦急的道:“下棉苗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天时间,如果一旦错过,今年的棉花收成就不用想了。” 云初道:“你不是放出明年不再栽种棉花的消息了吗,反应如何?” 温柔咬着牙道:“百姓们根本就不信。” 云初笑道:“看来这一次他们的意志真的很坚定啊,而且人心还这么齐,找到幕后主使者了吗?” 温柔摇头道:“还在查始作俑者,不过,很多线索查到尽头之后,发现都是出自一些流言。 加上这几年,官府利用棉花赚了好多钱,这都是明摆着的事实,棉农们也早就有所耳闻,他们心里头很不舒服,这才是这把火能被点起来的主要原因。 就像棉农们说的那样,他们是真的想要多赚钱。” 云初笑道:“那就告诉官吏跟里长,坊长们,今年这一茬棉花是最后一茬棉花,从明年起,万年县,长安县就不再种棉花了,我们准备将棉田放在陇右道上,同时,也准备在陇右道开几家棉纺织作坊。 万年县,长安县以前之所以要种棉花,完全是为了减低土地上的盐碱。 已经连续栽种了四年的棉花,土地上的盐碱已经被拔的差不多了,可以接着种麦子了。” 温柔皱眉道:“现在的问题是人家不信,没有三十文钱人家不干活。” 云初摊摊手道:“把钱给那些要钱的人,两个县总归会有一些不要钱的,那些不要钱的人家就不给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