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_唐人的餐桌 第3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人的餐桌 第329节 (第2/3页)

,直到今日为即将饿死的母亲求一口粥而不可得,不得已才卖儿卖女,已经愧为人子,愧为人夫,愧为人父。

    再愧为人又如何呢?”

    钟馗道:“救人吧,能救多少救多少。”

    李成松再次向钟馗施礼,就带着二十个府兵,杀气腾腾的进入了那家粮栈。

    钟馗瞅着笑眯眯的云初道:“乱世之初,以杀人多论英雄,乱世之中,以抢占地盘多寡论英雄,乱世之末,以拯救多少人论成败。

    将军,你既然开始施粥,我可以认为这代表着,这些人苦难就要过去了吗?”

    云初点点头道:“大唐兵马在百济攻城拔寨,烧杀劫掠,对百济来说是一场灾难。

    而后各地豪强纷纷起兵,胁迫百姓参与战乱,且相互攻伐不休,百姓死伤惨重,无力经营民生,这对百济人来说又是一场灾难。

    祈活军雄起于百济北方,他们在百济打击豪强,分封土地,将原本已经麻木的百姓再一次激发出来了斗志。

    钟馗,不知道你看清了没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钟馗见云初似乎有考校之意,就笑道:“没有一个愿意好好筹备生产的,统统以劫掠为生。”

    云初哈哈大笑道:“百姓们已经没有了可以被劫掠的东西,就说明,他们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第九十一章 唐人的大拯灾

    能治理好百济人的只能是百济人。

    强势的唐人没有可能变成百济人,只能期待百济人向上走变成唐人。

    生活环境会让一个人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李成松就是被这么改变过来的。

    当现实生活摧毁掉他所有的骄傲之后,个人荣辱其实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自然也不害怕当什么百jian。

    有了第一个,云初就能从百济人中间找出一百个,一千个愿意给唐人办事的人。

    不到绝境,类似李成松这类读大唐圣贤书长大的人,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更追求的。

    更残酷的现实生活相比,李成松这类人因为读书识字,目光可能看的更远一些,也更加能够发现事情的弊病在什么地方。

    所以,当他们发现不论是唐人,各路造反者,祈活军还是扶余王子都不能将百济从地狱中带出来的时候,他绝望了。

    天涯海阁是百济人学习大唐学问的一个基地,也算是百济人的教育中枢。(并非杜撰)

    这里出来的学子基本上都会成为百济的地方官员,如果身份足够,还会进入百济权力中枢。

    大唐军队进入熊津城的时候,对于天涯海阁里的人保持了一定的尊重。

    因为百济的教育完全复制了大唐的教育,因此,这种天然跟大唐亲近的团体,自然不能损伤它。

    苏定方曾经拜访过天涯海阁里面的教授,人家声称苏定方是率兽食人的禽兽,不愿意搭理他,如果他非要让这些教授,博士们出山帮助唐人的话,就拿他们的尸体去代替唐人管理百济人。

    那个时候,他们家中的食物不缺,还被仆人,奴隶们伺候的很好,自然不愿意败坏自己在百济的名声。

    现在,粮食吃完了,仆人,奴隶跑光了,云初觉得这些人的想法可能会有所改变。

    今天之所以来市场,就是专门来看李成松卖孩子的。

    苏定方被人家羞辱之后,虽然没有为难他们,却也不愿意帮助他们,任由他们这群人在艰难的环境中苦苦挣扎,而李成松恰恰是天涯海阁这座森林中,经济环境最脆弱的一棵树。

    根据监视天涯海阁的人的禀报,李成松终于扛不住了,在向自己的同窗们借贷无门的情况下,终于要卖孩子。

    云初觉得时候应该到了,所以特意带了老大一群人来看李成松卖孩子,再把已经陷入绝境的李成松从地狱里面拉出来。

    一切都是无意中发现的。

    一切都是在无意中发生的。

    第二天,李成松就带着十几个同样贫穷的同窗开始按照熊津都督府都督的命令,开始收缴熊津城里的粮食,准备施行配给制度。

    就连云初都不敢相信,在李成松一干百济读书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