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唐人的餐桌 第307节 (第3/3页)
句丽夏日苦短,冬日繁长,种植不了稻谷,以粟、黍、麦、菽、高粱为主,文氏在伏诛之前,与大唐南方的船队交往密集,他手中的稻米,应该来自大唐才对。” 云初又道:“稻米在倭国很值钱吗?” 高文道:“也不是这样的,倭国本身就盛产稻米,所以,下官也不知晓,这些倭国人为何一定要稻米。” 云初见通译的一张脸憋得通红,似乎有话要说,就问道:“你说说。” 通译指着那些捕鲸的倭国人道:“他们虽然也居住在倭国的岛上,却不是倭国人,他们自称是阿伊努人,他们的岛上不能种禾稻,也吃不到稻米,以吃鱼为主。 倭国人断绝了阿伊努人获得稻米的渠道,所以,稻米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主要是用来祭祀神灵。 将军,这些人很倔强,如果换不到稻米,他们就要走,准备去百济那边看看。” 云初笑了,问通译:“你去告诉他们,我们这里不仅仅有稻米,还有麻布跟铁锅,只要他们的货物好,什么都能换取。 对了,怎么个换法?” 通译用手比划一下道:“这么大的一桶鲸油,换同样大的一桶稻米。” 云初吞咽一口口水道:“告诉他们,还可以换酒。” 通译愉快的答应一声就去找那些倭国人去了。 高文不解的道:“将军为何如此愉快?” 云初道:“我高兴的地方在于,可以把长安,洛阳的鲸鱼油制成的蜡烛的价格打下来了。” 高文道:“这东西在中原之地很值钱吗?” 云初道:“素有一寸蜡烛一寸金之说。” 高文的眼珠子瞪得老大,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以为的不值钱的东西,竟然在大唐会价比黄金。 云初笑眯眯的看着高文道:“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前来做买卖的人,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会从破烂的皮袄下面拿出什么样的货物来。 想要让大行城繁荣起来,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第六十三章 人不可自满 云初回到城主府的时候心情很好。 用一些稻米换到了那么多的鲸蜡,这东西只要弄一个模子,就能制造出很多价值更高的蜡烛。 而温柔还在生气,他在一张很大的纸张上写下了云初新诗《人境》的下半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见云初进来了,就招手道:“过来看看我写的这下半阙诗,跟你的诗比起来如何?” 云初认真诵读了一遍,又想了一下这个东晋时期的诗人,点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这么想的,你偷听我的梦话了?” 温柔摇头道:“我虽然没有心,但是,我从未想过忘记我在这里做过的所有事情。 好事是我做的我会承认,坏事是我做的我也会承认,但是呢,我从心里认为在这里我们做了很多邪恶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能在我们心怀愧疚的时候,吟诵出这般没心没肺的文字,并且是在大街上吟诵出来。 我以为,这是对那种情怀的玷污。 而且,我还认为你现在已经有些骄傲自满了。” 云初没有想到弄错了一首诗,会带给温柔这么大的触动,想了一下,觉得温柔说的很对。 自从脱离了长安的环境,脱离了李绩的掌控之后,自己确实在思虑上出现了一时疏忽。 “要小心啊,事情还没有结束呢,我们做的事情还没有获得朝廷的认可呢,真不知道你这个时候骄傲个什么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话不用我说吧。” “你刚才摔摔打打的就是为这事生气?” “我更生气的地方在于,高文吹捧你的时候,你没有表示这是人家陶渊明的诗,这很掉价,会让高文在心底里看不起你。” 云初沉默片刻道:“我知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