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_唐人的餐桌 第2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人的餐桌 第269节 (第2/3页)

府饶有兴趣的看着云初道:“这就是你自愿担任京兆尹这个官位的缘故吗?

    小子,为官当勇猛精进,退一步并不会让你的日子更加好过,只会招来群殴。

    只有一直前进,让所有人都仰望你,畏惧你,敬重你,不论是不是真的,你面前的道路才会变得宽阔。”

    云初站起身施礼道:“受教了,回头就让管家把那个巨兽下颌骨给先生送来。”

    李义府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从今往后,你我师生之谊就休要再提,当然,狄仁杰,温柔也一样。”

    云初道:“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先生来教导,我们师生如今已然把路走尽。

    学生在这里只能恭祝老师遂平生所愿,事事如意。”

    李义府道:“走吧,这个地方不欢迎你。”

    云初拱手告辞,走到门口的时候回头看着李义府道:“鸟迹虫文,其实并非仓颉所造,乃是上古先民在劳动中,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基本上无迹可循,若先生想要利用淳于氏懂得鸟迹虫文的本事,小心了。”

    第十四章 武事?

    显庆元年的春天,对于大唐人来说非常的重要。

    李治要在这一年彰显他的无上威严。

    武媚想把太子换成自己的儿子李弘。

    李义府野心勃勃的想要利用甲骨文来重塑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云初在忙着扩大棉花种植,忙着鼓捣他的白菜事宜,忙着让万年县的百姓脱离单一的农业种植,继而发家致富,好完成他给长安贴金箔的夙愿。

    跟以上人等的愿望,李绩正准备在大地上书写关于自己的宏大叙事。

    他如今,挟火药之威,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东征事宜,此次征调陇右二十一个折冲府,山东二十七个折冲府,河北十九个折冲府,以及水师战舰七百,加上左右武卫的两万人马,七品以上战将五百,合计征调二十六万大军准备将高句丽一鼓平定。

    此次左右武卫征调兵马,万年县,长安县是重点征调地区。

    万年县的府兵们几乎是空群出动,出征人数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三千一百人,这几乎超过了两个折冲府出兵的数量。

    如果事情不对头,或者出现一场灾难性的溃败的话,万年县乡下绝对会出现处处哭声,家家戴孝的场面。

    按道理来说,大唐征调府兵绝对不会这么没有人性,一个折冲府最多出兵四个团,也就是一千两百人。

    但是呢,一个州才会出现一个折冲府,也就是说,万年县调集的府兵数量根本就不合常规。

    如果只有万年县一个县是这么个征调法,云初还能申诉一下,隔壁长安县此次出兵两千九,狗日的裴行俭不但没有担忧,反而兴致勃勃的向皇帝请战,还说要带着长安县的府兵去博一个马上封侯的机会。

    这就堵死了云初想要申诉的门路。

    兵部的调兵文书下来了,云初瞅着厚厚的名单册簿,头皮一阵阵的发麻,从十八岁到五十岁的府兵,全部都在征调的行列。

    经历过艰苦战争的云初,他知道战场是怎么回事,脑袋里杜甫写的那首《兵车行》立刻就在脑海里如同炸雷一般响起。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就在云初坐在公廨里抚摸着厚厚的名册心烦意乱的时候,县衙外边却吵闹的如同闹市一般。

    “外面在干啥?”

    烦躁的云初吼了一嗓子,立刻有小吏前来禀报道:“县尊,外面来了好多府兵,都是前来应卯的。”

    云初咬咬牙道:“让他们的家眷不要闹,这一次下来的是皇命,谁说的都不好使,只要是在名册上的都要点将出征,没得跑。”

    小吏奇怪的道:“县尊,没人跑啊,大伙现在就想知道名单上有没有他们,如果有,这就回家准备装备,立刻去辽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