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人的餐桌 第180节 (第2/3页)
就必须立刻去砖窑上工,女子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如果他们家连这最后的机会都不肯把握,这种人就完全没有了活下去的必要。 活活打杀,对谁都是一个大解脱。” “大唐律法似乎并无懒惰可杀这一条律法。” 云初瞅着刘仁轨道:“县尊在蓝田县杀的人似乎也不算少。” 刘仁轨指着云初道:“那是盗匪啊,不可同日而语。” 云初一边咬着油酥馍一边道:“他们一家也是盗匪,有他们的样子在,我就没有办法继续在乡下推行养殖家禽,家畜的计划,因为我要给百姓一些补贴的。 如果将补贴给了这户懒人,他们以后就再也不肯好好干活了,还会弄出更多的懒汉来。 毕竟,能躺着吃,谁愿意站着干活呢?” 对于云初要打死一家人的事情,刘仁轨并不是很关心,县令守牧一方,当地百姓就是官员治下的牛羊,打杀几个害群之马,对县令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他现在感兴趣的是,为何万年县的衙门,能有这么多的盈余补贴万年县乡农。 跟什么人就要说什么样的话,跟刘仁轨这样的人在一起推心置腹最好。 这是温柔教给云初的,他认为,刘仁轨这种人智慧不缺,见识不缺,胆量不缺,能力不缺的人,最好不要把自己弄得云山雾罩的,这不利于快速接近刘仁轨,也不方便日后相处。 尤其是在军方已经对云初生出不满之心的时候,必须尽快的寻找到另一个可靠的盟友。 而刘仁轨此人别看只是五品官,但是,这个五品官就是水面上只露出来一个角的礁石,如果敢于因为这个就小看他,一定会被礁石隐藏在水下的部分撞得粉身碎骨。 第九十二章 纷乱的情缘 腊月二十三,属于云氏这种官宦人家的小年就到来了,这一天,主要的祭祀活动就是送灶王爷上天。 这种事情,必须是云初这个家主亲自做,做的主要事情就是把供品摆在厨房里的灶神面前,请人家享用,享用完毕了(其实是人吃了),云初就把麦芽糖糊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他能嘴上带蜜,只说云家的好事,不说,云初喜欢胡乱杀人的事情。 所以,云初觉得麦芽糖不保险,又用蜜糖把灶神的嘴巴糊得严严实实的。 云家的神其实挺多的,有灶神,门神,井神,厕所神,还有一个直到现在云初都没有弄明白的中溜神,问过虞修容之后才知道中溜神就是窗户神。 由此可见,古人动不动就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不是没有来历的。 云初总觉得灶神会偷吃,门神会打盹,井神会半夜跑出来吓人,厕所神会偷窥,中溜神更是看光了他跟虞修容之间敦伦的所有细节……因为他们家没有窗帘。 在大唐,就连灶神都是分三六九等的,比如云初家的灶神二十三就会上天述职,三十那天再回来,普通百姓家的灶神要排在后边,二十四才能上天,三十回来,至于那些居住在船上的人家,灶神只能二十五再上天,三十回来,这或许跟富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晋昌坊在二十三过去之后,就不再做买卖,手艺人也不再出门做工,除过在晋昌坊负责环境卫生的人之外,基本上都彻底地闲下来了。 刘义的儿子从渭南弄来了不少的活猪,以及鸡鸭鹅,一口气杀了一百多头猪让全坊市的人家分。 鸡鸭鹅也基本上按照户口分配了下去,这样一来,每个人家都能过一个肥年。 刘义派人将晋昌坊的荷塘上的冰砸开,找了一些要钱不要命的外坊人,在寒冬腊月天跳进泥塘里挖莲藕。 今年挖莲藕,是要连根都不剩的,因为明年,他准备全部种上睡莲。 在泥水中沉睡了半个冬天的莲藕,此时吃起来正好,跟秋梨一般脆甜。 崔氏让刘义拿回家几千斤,放进磨盘里磨成汁液,不断地淘洗,过滤,沉淀之后,就得到了好几百斤藕粉。 这东西配上西域来的干果,吃起来甜丝丝的,是冬日里进补的佳品。 云家今年过年给人送的节礼就是藕粉跟棉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