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人的餐桌 第178节 (第1/3页)
刘仁轨扬扬手里的胡饼道:“不是哪一个人都能侥幸从千军万马中活下来,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县丞这般钻营的本事,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大比上一举夺魁。 所以,云县丞以为自己依仗努力得来的东西,却不知对于愚钝的人来说,就是掠夺。” 云初快速地将手中的胡饼吃完,连渣子都填嘴里道:“某家今天来,就是为了纠正县尊的一个谬误。” 听云初这么说,刘仁轨竟然放下吃了一半的胡饼,朝云初恭敬地施礼道:“刘仁轨洗耳恭听。” 面对刘仁轨这种闻过则喜的样子,云初尴尬地道:“我们不妨探讨一下,相互学习。” 刘仁轨严肃地道:“既然是刘某的谬误,只要切中要害,刘某自然洗耳恭听。” 云初见刘仁轨认真,不像是在戏耍他,就很严肃地从怀里摸出一个钱放在刘仁轨面前道:“今天,某家就好好地跟县尊说说钱! 不知县尊以为钱为何物?” 刘仁轨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问他这个问题,忍不住皱眉苦思一阵,最后拱手回答道:“老夫以为钱就是东西,而东西指的是钱能买到的一切。” 云初摇头道:“钱的本质是时间与劳动,不管县尊用钱去买任何东西,不论是一座房子,还是一块糕饼,亦或是一件衣衫。 归根结底,县尊买的是工匠的劳动时间,供货商的劳作时间,农夫的劳作时间,与养蚕人的劳作时间。 不论东西如何变幻,最终还是要回到工匠,农夫的有效工作时间上来到。 第八十九章 对于古代官吏要要引导 跟古人讲经济学多少有些奇怪。 不过,这就是云初想要的效果。 见刘仁轨的眼睛里开始出现蚊香圈,云初就认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大唐,凡是别人听不懂的学问都是高级学问,就像玄奘传播的学说,没几个人能听懂,这并不妨碍大唐人对这种学问趋之若鹜。 此时此刻,白居易那种连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得懂的诗词没有市场,大家作诗的时候,还是以华丽为主,所以,这个时候的大唐,除过云初之外,没几个能被人记住的诗人也就不奇怪了。 云初的目的就在于让刘仁轨知晓,他云初对于经济的见解早就在九霄云外,而他刘仁轨还在地上跟蛆虫一样的在爬。 不过,刘仁轨这人有一种奇怪的本事,那就是鉴别学问真伪的本事。 虽然云初讲述的东西他每一个字都明白,连在一起就不明白,这并不妨碍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所以,开始的时候还表现得有一些轻佻,随着他听不懂,理解不了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个家伙就表现得越是虔诚。 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地记忆云初说的这些奇奇怪怪的理论,并且准备好好地学一下。 每一个街道主任都必须学的入门级社经,在大唐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一般情况下,这种学问只会拿来家传,绝对不会公诸与众的。 长安今天的天气格外得冷,两人围着一个火盆,絮絮叨叨地在说话,门外,又开始飘雪。 今天的雪显得很沉重,是雪粒子,虽然不多,却被风吹着堆积在门槛下,没有多久,就积蓄了很厚。 “这么好的学问为何不写成书传播呢?” 等到云初喝完一瓶清水之后,沉默的刘仁轨这才低声发问,看样子,云初的新学问,还是给了这个倔强的小老头很大的冲击。 “你看,事情的本质就是这样的,看清楚本质之后,其余的不过是变种,万变不离其宗。 我知道你暂时没办法理解我说的这些东西,不过没关系,可以在实际运用中慢慢地摸索,印证。 道理不辨不明,不过,我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