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_唐人的餐桌 第1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人的餐桌 第167节 (第2/3页)

,又掀开人家熬粥的锅,就对这家的主妇道:“今年米价下来了一些,大冷的天,粥熬的稠一些,太稀了不抗饿,也不抗冻。”

    主妇听了连连点头。

    两人上了篾匠家的二楼,云初指着这家小小的窗户道:“当初还因为这个窗户闹出来了一些笑话,我在设计之初,总以为窗户大一些采光会好,也美观,没想到百姓们想的却是让窗户小一些,冬日里更暖和一些。

    看来,我终究还是犯了何不食rou糜的老错误。”

    刘仁轨一言不发,就这么跟着云初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看着云初揣摩小女童身上衣衫的厚度,看着云初掀开人家床铺看铺盖是否保暖。

    看着云初用木勺从人家锅里挖一勺米粥放嘴里品尝一下味道。

    一路走下来,刘仁轨变得更加沉默了。

    目送刘仁轨落寞地离开,云初咧开嘴自言自语地道:“跟老子比亲民,你还差得远呢。”

    第七十五章 沉渣泛起

    云初认为长安就是他的,所以,只要是发生在长安这座城里的任何事情他都关心。

    长安县的发展需要跟上,要不然,等万年县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长安这座城市的百姓就会因为富裕程度发生了变化,人心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阶级出来,不利于以后整合长安。

    与云初自始至终把目光盯在长安城上不同,大唐王朝明显有着更大的野心。

    李绩这些人整日与皇帝讨论高句丽,讨论如何资助新罗国钳制高句丽。

    不过,从现在的局面来看新罗国在面对高句丽与百济的两面夹击之下,并没有明显的颓势,也就是说,此时还不是大唐积极介入的好时候。

    李治给倭皇下达的钳制百济,支援新罗的诏书已经过去半年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使者的船倾覆在海上了,还是倭皇根本就没有出兵百济的打算。

    总之,在新罗与高句丽,百济的战场上,一直没有倭国人的兵马出现。

    新罗的存亡对于大唐来说其实没有所有人想的那么重要,至少,李治认为辽东四郡本就是大唐人的地盘,无论如何也要拿下来,当然,如果可以顺便吞并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倭国,他也能勉强接受。

    李治不喜欢羁縻州,羁縻国这种说法,他就是一个淳朴的大唐皇帝,喜欢一些实实在在的税赋一类的东西,不喜欢虚头巴脑的朝贡。

    大唐皇帝的旨意就该遍布四野,而不是通过什么皇,什么王打一个大大的折扣之后再去执行。

    太宗皇帝是“天可汗”,四夷八方来朝,听起来很不错,只是没有多少实际东西,不实在。

    李治不一样,他如果喜欢什么东西,就想亲手去拿,而不是还要顾忌很多事情。

    眼看着武媚的肚子再一次大了起来,李治就更加喜欢让韩国夫人进宫,跟他讲述一些宫内没有的逸闻趣事。

    武媚似乎已经失去了存在感,她对皇帝跟jiejie讲故事的事情假装没看见,更多的时候,还会故意给她们创造在一起的好机会。

    十二月初一的时候,武媚带着李弘来晋昌坊看她的女儿了。

    李弘欢喜的都要发疯了,早早收拾好一切,坐立不安的等候母亲,他生怕母亲会突然改变行程。

    其实,武媚来晋昌坊看女儿仅仅是一个借口,她更想见到刚刚回京的玄奘大师。

    所以,武媚仅仅看了一眼,她的女儿,连抱一下的意思都没有,就把李弘丢在云家,径直去了大慈恩寺。

    娜哈斜着眼睛看李弘,李弘则小狗一般的来回追着娜哈献媚,把他能从宫里拿出来的所有能拿的东西统统摆在娜哈面前,希望能让她多看一眼,继而会带着自己去晋昌坊跟一大群孩子一起玩耍。

    云初瞟了一眼,有些想要,其中那个金质镂空香熏球最是精美,只要把香料点燃放在这个香熏球里,不论香熏球如何翻转,装着香料的小盒子永远是向上的,不会翻倒,更不会把点燃的香料倒出来。

    如果这东西能送到苏富比,或者佳士得这些拍卖行,卖个几个亿还是很轻松地。

    即便是在大唐,这东西的价值也超过了一百贯。

    还有一串珍珠项链,那些珍珠各个都有云初指头蛋大小,最重要的是每一个都一般大小,光华流转的一看就知道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

    然而,娜哈终究是一个视钱财如粪土的奇女子,准确的避开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从一大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