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页 (第2/2页)
之下,抬手揉了揉她的头:“母亲她怎么就吃你这一套呢。”他愁了几年的事,就被她几天的功夫就办妥了,在他看来母亲根本都不会想听他提起的人,在广化寺这么一见,母亲对瑜儿好感倍增。 “表哥,这件事由我出面自然比你出面好,若是你开口,舅母先有的就是警惕心了。”青澄提醒他,“回了孙家后,你和赵姑娘的关系仅仅是只闻其名声,并不识其人。” “嗯。” “在孙家住了一段日子后我相信舅母会越来越喜欢她,你挑合适的时机和舅母说你倾慕于她,这件事就水到渠成了。”青澄顿了顿,“在这之前,等案子结束,得宣扬一下舅母的侠义心肠和孙家的善心。”如此一来,今后就算是表哥娶了赵姑娘,人们也会觉得这是一段佳话。 孙白依听着她絮叨,笑看着她不语,纵使不知道她变化的缘由,他还是觉得这样的变化很好,比过去开心许多。 ...... 衙门最后的判决,赵瑜儿的亲戚要把当初卖她时所获的银两交还回来,因为身价和过去不同,余下赎身的银子是由青澄出的。 八月初时孙白依奉孙大夫人之名把赵瑜儿和赵夫人接到了孙家安顿,孙大夫人给她们单独安排了一个小院,还请了大夫给赵夫人看病,没多久,青澄介绍她去何侯府教导何三小姐学琴。 魏安城里因为孙大夫人这个举动传了好一阵子,对于赵瑜儿的事众人听了都是同情的,这样的姑娘能够脱离苦海,帮了她的岂不是大好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孙家并没有看不起赵瑜儿清伶的身份,前去绣红舫捧场的客人这么多,绣红舫中的姑娘这么多,别人只会说孙家的好话,即便是有那声音想说几句不好听的,也被那赞扬的潮声给覆盖了,至于以后如何,那就是日久见人心的事了。 时间过得飞快,忙过了八月,九月时书香苑已经修缮的差不多了,魏安城的天开始转凉,一年之中最热闹的婚嫁时候到来,人们和和乐乐的也想凑个别人家的喜庆。 就这时,宫中忽然下了一道旨意,把整个魏安城都炸开了锅,皇上赐婚,要立太子妃了! 而这接旨的人,竟然是慕国公府的嫡小姐,受封的允宁公主。 ☆、第七十一章 皇上下旨要给太子赐婚已经是一件大事,上半年大选结束太子的婚事都没定下来,急坏了朝堂上一群大臣。 而得知接旨的人是慕国公府的小姐,众人更是惊愕不已,那允宁公主不是被慈懿皇后所收养才封的公主,怎么说那也算是半个皇家公主,称皇上为父皇,称当今皇后为母后的,允宁公主和太子可是姐弟俩!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