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页 (第1/1页)
身穿绯袍的青年站起身,小太子下意识抬头仰视他,只见后者清俊的面庞上显出一丝笑意。 他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位储君,而是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 皇上早已为你扫清障碍,殿下。 燕晨轻声说道:改制之举,是为您即将接手的这个国家,剔去了腐rou,捉去了虫害。 当时,臣还只是翰林院小小一名修撰。受皇上之命,献上改制之法。 即便往后有人指摘此事,他们攻讦唾骂的,也是皇上与微臣。 小太子微微瞪大了眼睛。 燕晨见此微微一笑,继续说道:皇上遇刺之后,因祸得福,先后拔除了支持三皇子的右相等势力、以及潜在暗处的常怀安这颗毒瘤。 卧榻之侧,只剩一位年迈的安武王。 先帝于马背上打江山,威震四方,边疆寇贼不敢来犯。 燕晨再次问道:内无忧,外无患。殿下,你又有何好担忧的呢? 呃小太子张了张嘴。 他想说,自己没有信心治理好这个国家。 但触及到燕太师始终平静地笑望着自己的表情,他将这些话都憋了回去: 先帝开疆拓土,父皇守成有功。 而他有幸得此明师,当比他们做得更好才是。 孤明白了。小太子的眼神,逐渐变得坚毅起来。 他展颜一笑,同样站起身,朝燕晨行了一礼:学生,多谢老师教诲! 燕晨微微点头,拿起放在桌前的书卷:方才你走神许久,今日这半篇经义,回去誊抄两遍。 太子: 方才还觉得,燕太师虽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对朝中局势,其实心里门清。 想来以后,也不是不能进官场,为他打两份工效力的。 如今一看,还是别了。 连太子,他都能翻脸不认人,说罚写就罚写 说明,燕太师对他,是真正当自家学生看啊! 燕晨刚讲了两句,放下书卷。 便见小太子坐回位置上,也不知又脑补了什么,朝他露出一个傻笑。 燕晨便也回他一笑。 罚抄还这么高兴,看来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嘛。 老皇帝已经行将朽木,最多还能撑个半年。想来这半年时间,也足够他做好心理准备了。 授受大典很快举行。 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小太子于大典上鸣鞭三声,宣布即位。 燕晨的地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太师变成了帝师。 新帝登基后,不等文武百官适应,便是一连串的大动作: 为晋州、江右等地百姓减税,提升工部官员俸禄、地位,增设职能不同的农官、完善劝农官体系 夹在一堆利国利民的政令中间,有一条旨令格外显眼: 七八月各地棉花成熟,需要采摘。 因人手不够,新帝下令裁军,命一部分边疆战士解甲归田,帮助完成棉花的采收工作。 同时,增加直属驻各边疆军队官员,负责指导、监督士兵们进行日常训练,以强兵力。 这一刀,很明显是朝安武王扎的。 可怜安武王,忐忑地等了这么久,本以为自己逃过一劫,却没想到,新帝在这里等着他呢。 之前也是这样。 眼看三皇子倒了,他机会大着。 结果转头,老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二话不说,就力排众议把皇位传给了太子。 安武王哪里能任人宰割? 他当场就发起了抗议。 结果新帝看着年幼,却是个厚脸皮。 他直接耍赖,一会儿说:养的兵太多了,发不起军饷,你们谁反对,谁给朕付军饷? 一会儿又说:棉花收不完,今年过冬的棉衣若是不足,哪里有闹了冻灾,你们谁反对,就谁负责? 角度好不刁钻。 原本还有跟着安武王一起,唱反调的臣子,这会儿也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而各将军手中的兵力,恰恰好,就属安武王手中的士兵,离棉花种植点近的最多。 导致最后裁军裁下来的,几乎有三分之一,都是他手中的兵力。 安武王: 要说这不是狗皇帝一开始打算好的,他是不信的。 手中持过锋利的刀刃,就很少还有人,能够忍受刀锋变钝的感觉。 不出燕晨意外,安武王发起了反扑。 不过这回,在新帝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他连一丝波澜都未掀起,便被彻底摁死下去。 之前常怀安提供的,在苏州附近遭到刺杀的情报,他们可都没忘记呢。 安武王被收回兵权,连夜送入大牢,与右相会面。 最后的威胁被彻底铲除,新帝才修改年号,取新年号为「昭明」。 棉花采收完成后,燕灵川领君命,前往各地监督新布行的建立、教授棉布的织造工艺,并将新的弹棉弓、纺织机,推广至全国各地。 当年冬,燕氏布行所售棉袄,果然与当初所承诺的一般,平民百姓皆穿得起。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