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页 (第2/2页)
老板喜气洋洋地免了他的住宿费,至于银两,燕晨没有收。 杏榜放出来,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燕晨自不必说,陆维舟也取得了不错的名次,石怀广在武试那边,名次竟然也出奇地高。 齐树侥幸上了榜,进不了殿试,便打算先回乡了。 临行前,他来问燕晨:燕公子,可需要我代你送信回去报喜? 他还没搞清楚燕晨到底是不是开布庄的那个燕家人,虽说心里觉得八九不离十,但还是想再探一探。 哪知燕晨摇摇头:不必了。 报喜之事,自有报喜先生去做,齐兄一路平安便好。 齐树笑了笑:也是。 他转身走了,徒留徐安满眼复杂地看着自家公子:果然,即便得了会元,书呆子还是那个书呆子。 这亲手写的报喜信,和报喜先生去说的,那能一样吗?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把考试写细一点; 结果想了想,环境太差了; 舍不得qaq所以就感谢在2022-04-13 23:55:21-2022-04-14 23:54: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 古代商女对照组(6) 从书呆子到帝师 杏榜一放, 殿试也提上了日程。 作为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最后能够参与的学子,都是全国各地的佼佼者。 曾经殿试有过极短一段时间的淘汰制, 但随着整套科举考试制度的成熟,如今的殿试已然不再淘汰考生。 所有能够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最后会被分为一、二、三甲。 即便是末流三甲,也是同进士出身。 因而, 虽说殿试仪制更为严明, 考生们反而没有那么紧张。 唯一的紧张感,大概也是来自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试问哪位文人、尤其是寒门出生的文人, 读到这句诗时,不曾有过热血沸腾的期盼?① 能一睹国君的样貌, 这可不是一般的殊荣! 殿试当日。 众考生跟随礼部官行至奉天殿。 路上,远远看见侍立在殿内两旁的文武百官,就连一直表现得极为平静的陆维舟,都忍不住呼吸紧张起来。 他艳羡地看了眼身旁的燕晨。 心中想道:真不愧是燕公子,这般场面, 都能如此从容淡定。 于殿内站定后, 鸿胪寺官请升殿。 一高一矮两道身影缓步走出,两人皆着玄黄常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