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同人]传闻中的三太子_第34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1页 (第2/2页)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今日不说历史变迁,单说一出殷商时期的顽太子脑海,有道天王持塔镇爱子!

    这说书人话音一落,琴女的琵琶声顿时急促许多,堂中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话说殷商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爱妻殷氏怀有一子,足有三年零六个月才落地......

    三位当事人,此时在场两位,这故事有听的必要么......

    我耐着性子听那说书人胡扯,本以为会有点什么新意,但是越说越离谱了......我已经从最初传言的七岁闹海打翻水晶宫,变成了三岁,敖丙在他们口中也从护佑风调雨顺的龙三太子成了鬼见愁......

    说到剔骨还父、销rou还母这一段时,将我此举塑造为不愿连累李靖与殷夫人,我多少是有些不大乐意,但凡人嘴杂,我也不好多说甚么,便耐着性子接着听他大力夸奖李靖为了陈塘关百姓,忍痛大义灭亲,而我复活以后追杀他的行为是何等的大不孝之举,后来受玲珑塔制约孝敬双亲才有机缘成神成佛。

    到此处,说书人惊堂木猛拍桌,话口一转,对准了满堂客,高声道:堂上双亲不孝敬,昧心拜神为何来?

    虽然讲这一出是为传播孝道......

    但人言可畏!

    再这么传下去,我以后在信徒面前展露真身时,大抵是要变作个奶娃娃了?

    为了确保自己往后的形象,我在鼓掌之后,质疑道:古人云:未见全面,不宜置评!先生传扬孝道原是个正理儿,只是哪吒闹海一事,古来版本纷杂,先生又如何确保自己所说版本正确?

    这位君子说得好,殷商之事,今人难以得知真相如何,多是从祖辈口中听闻,可信度存疑,需得人们自行辨认。那说书人又道:

    两位太子形象在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之中,变化万千,其中颠覆多少,作为后人,在下无从得知,可在下却深知何为无风不起浪,空xue怎来风。似这等传言必有源头,奈何无法寻根溯源,也只得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加以编纂,以此传播善念。若当真可使人醒觉,更不枉费两位传闻中的三太子历那一番劫难苦。

    此般言论,倒教我不好辩驳。

    我顺手摸出一颗夜明珠,起身放在那方桌上当做打赏,口中则说:先生所言,不无道理。抬眼将他瞧过一眼,非是个贫困终生的命途,而是个晚来贵,我观先生面相,必有发达之日,惟愿先生到那一日,不忘今日初心。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