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页 (第2/2页)
麻木。 温念琴望着四周激愤的百姓,闻着难闻的臭味,猛地咳嗽起来。 她痛苦地弯下身去,用手绢捂住口鼻,好半天才直起身。 她将手绢拿下来,就望见了手绢上暗红的血迹。 她自嘲一笑,这算不算报应? 官差们艰难地在百姓中开出一条路来。 百姓们的叫骂声却很久都没停歇。 那声音一阵比一阵高,从最初骂郑兰和姜月,到后面开始声讨高门贵族这些年的种种暴行,要求大理寺严查。 江温远见民愤无法平息,便停了下来,叫官差们先走,自己折返回去,站到了堆满烂菜叶烂瓜果的石阶上,沉声道:“各位请安静一下。” 百姓们闻声,下意识转过头去,便见一玄衣男子立于琴音阁门前。 只见他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应当是这大理寺能说的上话的,前头的百姓便叫唤道:“先停停,听他怎么说!” “本官是大理寺卿,在此,本官向诸位保证,有罪之人皆按律法处置,无论身份,无论地位,所以也请诸位莫要在此围观,且各自归家,本官自会给大家一个交代。”江温远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那些原本还将信将疑的百姓在听到“大理寺卿”时,便议论纷纷。 “他便是大理寺卿?那个破了击鼓鸣冤的案子,救出无数姑娘的大理寺卿?” “他的话倒是可以信一信。” 江温远听着他们的议论声,有些意外。 没想到击鼓鸣冤的案子给大理寺赢得了一些名声和信任。 “行,那便希望大理寺卿能言必行,行必果。”方才带头叫百姓安静的人道。 “本官会做到的。”江温远回道。 “散了吧,散了吧。”百姓们一面说着,一面四下散开。 百姓们从沈瑶桉的身边走过,吵吵嚷嚷。 而沈瑶桉驻足在原地,却觉得周围的所有声音都离她远去,她抬起头,望向站在石阶上的人。 此时已是黄昏,橙黄的余光照在他的身上,他的眼眸璀璨如光。 他们隔着人群遥遥相望,江温远轻扬嘴角,对她微微一笑。 那一刻,沈瑶桉心跳如雷。 眼前的男子是如此高大,如此叫人安心。 他宽阔的肩膀,能撑起大云江山。 沈瑶桉相信,他能做一个好王爷,不负天下,不负子民。 待人群散尽,负责拦人的官差纷纷松了口气,用衣袖擦着满头的汗水。 官差们恢复队形,将郑兰和姜月押回了大理寺。 一个人看着郑兰被官差押走,才急匆匆地跑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