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2页 (第1/2页)
众人本是要蔡泽远带着一起给江云康施压,不曾想,施压不成,反而好些人被江云康给的条件说动了。 这下一来,商会内部就出现分歧。 有的人觉得他们开门做生意,谁当太守都一样,只要给他们好处就行。 而北狄的半数商贩,都觉得同意的那些人忘恩负义,不记得北狄的好。 一时间,蔡府吵吵闹闹,到最后不欢而散。 傍晚,书砚从蔡府回府衙时,就把外边听到的、看到的都说了。 “三爷,那些商人,应该是吵起来了。而且有两个还打了一会,看样子,三爷的计策是起效了。”书砚开心道。 江云康慢悠悠地端起茶盏,“细盐那么大的诱惑在他们跟前,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住。我给了好处,挑起他们内部的矛盾。” “等着吧,用不了几日,就会有人走,也会有人开门继续做生意了。” “那蔡家呢?”书砚转头看了眼四周,确认木窗外没有人,才敢继续问,“蔡泽远虽是汉人,却好似并不支持我们。” “蔡泽远嘛。” 江云康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漫天的晚霞,“他和乎颜完赞差点成了儿女亲家,和北狄的关系必定深厚。蔡家的基本盘都在永平城,就是蔡府那座宅子,蔡泽远也不舍得放弃。” “这么说来,蔡泽远不会走的?”书砚问。 江云康点头说是,“蔡泽远是必定会留在永平,派人盯着他,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都盯着。” “明白。”书砚道。 往后几日,便有人陆陆续续离开永平城。 凡是离开的人,都要登记在册,往后不许再回来。 而选择留下的,也有不少来找江云康,表示愿意和新余做生意。 到了三月下旬,蔡泽远这个商会会长,在永平城的商贩圈里,慢慢地说不上话了。 众人看蔡泽远每次的话都没有兑现,而北狄也迟迟没动静,好些人就不再听蔡泽远的话。 当临兴关到永平城的商运船只开始往来时,永平城中的街道,渐渐地在恢复往日生机。 而皇上,也果然同意江云康的减税政策。 在皇上的秘折送到永平城时,皇上也收到江云康再次送来的折子,说永平城暂时安定,目前没有大问题。 皇上看到这个时,喜上眉梢,紧绷的心弦得以放松,当着几个一品大臣的面,就夸道,“江云康这人,有点本事,可堪重用!” 皇上的这句话,很快就传扬出去。 没过几日,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承安侯府的那个庶子特别有出息,比嫡子还要更胜一筹。 林家人听到这话时,是关起门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