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6页 (第2/2页)
江芸坐在灶膛前,卷起一半的衣袖,温柔地笑着道,“以前确实不会做,后来到了庄子里,看书做绣活也会累,便跟着厨娘学了不少做菜的本事。” “会做点也好。”本来木府也有厨娘,只是成氏喜欢自个下厨,不是身体不好,她都会亲自做点吃的,“不过你也不用跟着我做,年轻姑娘偶尔做做是打发时间,但是做多了,便一身油烟味。” 成氏现在多了一个能说话的人,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而且江芸性子柔,对谁都是和颜悦色,成氏年纪大了爱唠叨,江芸也不会嫌烦。 成氏揉好面团,便打发江芸出去,“你去找人摆碗筷,等弄好好,再去竹屋喊他们准备用饭。他们几个年轻的身体好,但钟庆可不行,那就是个风大点就能吹散的架子。” 江芸笑着出了厨房,带着丫鬟摆好碗筷后,再往竹屋去。 木府只有小三进,比不得大户人家的大宅院,三两步路的功夫,江芸就到了竹屋。 但她没有进去,而是站在台阶下,让丫鬟上去说话。 钟庆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刚好在喝茶休息,听到木府要开饭,便放下了茶盏。 之后一直到月底,钟庆每日都过来坐上半日。 他的身子骨实在不行,也只能讲半日。 不过就这半日的功夫,也让江云康三人受益匪浅。 转眼间,便到了清明梅雨季节。 第85章 清明祭祀, 主要是嫡出大房的事。 江云帆忙前忙后几天,江云康倒是事情不多。 不过连着的两日祭祀先祖,江云康也有些疲惫。 承安侯府分出去的旁支, 府上都有好几个孩子,江家人口众多,有好些亲戚, 是江云康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两次的。 因为祭祀一事, 承安侯府里住了不少的亲戚。 从年过七十,到还在怀里抱着的都有。 有些年纪大的, 便会倚老卖老说起江鸿飞的事,觉得承安侯他们做得太过了。到底还是江家人,这么赶出去,丢的也是江家的面子,应该私下悄悄解决,再把人好好送回家。 江云康当时听到就想笑,好在承安侯不是个大度宽厚的, 当即嘲讽让说的人给钱。 这种时候,江云康就觉得, 不讲理也有不讲理的好处,抛去名声问题,自个倒是活得自在。 没过两日, 有点眼色的亲戚, 也都走了。 只剩下几个想打秋风的,不过如今的承安侯府, 实在没什么银钱拿出来, 也就只是供着吃住。 清明一过, 便快到殿试的日子。 这几日,江云康都在府里,也就没去木府。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