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页 (第1/2页)
刀剑声马蹄声整日整夜不绝于耳,整整持续了几个月的动乱。 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又过了一年,京城渐渐稳定了下来,百姓们纷纷从逃亡第回到了京城,因为他们的全部家当都在京城里,如果可以这样背井离乡,在乱世中恐怕很难活下去。 然而,偷偷摸摸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京城的百姓却发现,头顶的天子换了一个人。 那个人他们同样熟悉,正是南楚国的阎罗将军荀铮,以一己之力镇守边关多年,愣是没有让一个蛮族人踏足南楚的疆土。 他们并不知道,霍乱江南的匪徒就是荀铮放进来的蛮族士兵,曾经一度令京城百姓们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盗匪,也同样是蛮族。 他们只知道,荀铮是镇国大将军,是南楚国的忠臣良将。 但是现在,这个忠臣良将却谋权篡位,做了那乱臣贼子,皇帝早已了无音讯,很多人猜测,皇帝已经被荀铮给逼宫杀害了。 时有从皇宫里逃出来的几个宫女太监暗地里偷偷的传播皇帝被害的所谓真相。 谣言四起,众口铄金。 新帝屁股底下的皇位来的不明不白,他地位不稳,朝臣们假意逢迎,背地里到处使绊子,蛮族也趁机在边疆做乱。 一时间,内忧外患,整个南楚都岌岌可危。 新帝似乎也蛮不在乎。 依旧平静淡漠的看着这一切,手上的动作不紧不慢,仿佛那个时不时就被钳制的人并不是自己。 动乱又持续了十年之久,一切才终于稳定了下来。 蛮族被打退了,谣言被铁血手段压下来了,前朝余孽也尽数被斩杀。 没错,荀铮登基的那天,就直接不顾一切的选择改朝换代,将南楚国更名为吟风国。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当着那么多棘手的问题不去解决,反而要对一个称呼国号这么执着。 因为,知道内情的人,早已在这漫长的动乱中长眠于地下。 一年又一年,吟风国已经渐渐扎根,屹立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窗外灯火阑珊,一个小太监此刻正挑着一盏灯笼,踩着凳子往树上挂灯笼。 今夜可是除夕啊。 他是侍奉在乾清殿的太监,在这深宫里,他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此刻他正在装点着乾清殿外的高大梨树,小太监也不明白,“梨”寓意“离”,为什么陛下要在乾清殿外栽种一株梨树。 小太监刚挂好灯笼,转过头就从殿门的缝隙中看到皇帝醉醺醺的趴在御案上。 他赶忙走进殿中。 “陛下,陛下……” 耳边传来细小的声音,小太监没有听清,他于是侧耳低下头,目光却看到了被皇帝压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