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辞京越关山 第55节 (第1/2页)
哎,不是啊,老将军您别误会啊! 这还没提亲呢,就让王爷的未来老丈人误会王爷来提亲之余还顺便使唤老丈人帮忙查案! 谁来救救他啊? 邵西都想抬手扇一下自己这张说话不过脑子的嘴。 媒婆这营生还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他再顾不上媒婆教他的那些,赶紧摆摆手道:“您别误会,王爷派我来寻您不是查案的事。” 邵西向后招了招手,叫跟来的人把大雁送过来,又拿出王爷那封沉甸甸的信和他整理好的聘礼单子递给顾老将军:“顾老将军,这是王爷命我交给您的信,还有这份礼单。” 他就眼睁睁看着顾老将军瞅了一眼活雁和礼单后狠狠皱起眉头。 信封拆开后抖落出一枚玉佩,老将军看完信rou眼可见地大动肝火,一甩袖子走了。 邵西总觉得顾老将军当时是想将他揍一顿扔出去的。 还留在花厅的姜夫人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才拿起那封信一页一页地看过去。 其实比起顾老将军久经沙场形成的威严气势,邵西显然是更怕这位看起来十分温婉的姜夫人。 姜夫人战功卓著,在顾家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二品的官阶可都是靠战场上的人头累起来的。 边关杀敌的将士身上沾染些杀气不可怕。 但若是用温蔼柔和将这杀气包裹得一丝都不可窥,才真是要了命了。 邵西正襟危坐,垂眸不敢去看坐在上首的仍是那副闲适姿态的姜夫人,活像是犯了什么错等待宣判。 便听见姜夫人温温柔柔含着笑意的声音:“你们王爷还在北疆啊?” 邵西恭敬又谨慎地回道:“是。”不敢多说一个字。 姜夫人悠哉游哉地又抿了口桂花茶:“倒是意料之中。” 顾灼那点儿“贪图美色”的德行,她一清二楚。 邵西却不知道这话是何意,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不敢胡乱揣测。 姜夫人又问:“皇上知道这事吗?” 邵西点点头:“知道。” 大哥给他的信里说,王爷相当看重未来王妃,聘礼中的一应物件越贵重越好。 府库里的那柄玉如意云纹刻得不够精细,他便去宫中找皇上要了一柄紫檀嵌白玉三镶如意,中间还嵌着绿松石做的小巧的玉雕。 “皇上是什么反应啊?” 邵西觉得这话问得奇怪,皇上听闻王爷要娶王妃,还能有什么反应呢? 但他也不敢表现出来什么,字斟句酌回道:“皇上很高兴。” 高兴得当即便要吩咐大太监去私库里挑些上好的物件,说是要给再添两成聘礼。 若不是邵西说王爷吩咐此事不宜在京城声张,恐怕皇上都要下旨赐婚由礼部张罗了。 姜夫人挑了挑眉,小皇帝怕是不知道他皇叔信里写的是:“往后我会陪夭夭留在北疆。” 啧,到底圣上年纪小,想事情不够周全。 摄政王不在京城辅佐他,可就只剩他一个人对付朝堂上那些牛鬼蛇神了。 先皇与先皇后是她与顾青山的挚交好友,小皇帝是先皇唯一的孩子,也算是他们应该照料着些的晚辈。 顾灼就这么把小皇帝唯一的亲人拐到北疆,姜夫人稍微……有那么一点儿愧疚。 也罢,反正小皇帝早晚得自己一个人扛起大裴江山,当皇帝总是要走向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的地步的。 过了许久,姜夫人才出声道:“将那对雁放下吧,你过几日再来,顾青山……得生几天气呢。” 邵西应了声“是”,他隐隐约约从姜夫人这话中觉得,提亲这事可能是成了。 他轻手轻脚退出去,却是没听姜夫人的话等顾老将军气消了再过来,而是天天去这小院里报到。 主要是怕老将军想揍他找不到人。 被老将军揍,总比提亲这事办不妥被王爷揍,要好那么一些。 不过,老将军也没揍他。准确来说,是压根见都没见他。倒是姜夫人见他爱喝那桂花茶,还给他包了些。 顾老将军只在第五天时给了他一封信,横眉立目,看起来依然没怎么消气:“把这信交给摄政王。” “摄政王”这称呼都用上了,邵西有些拿不准,这信里,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啊? 他小心翼翼去看姜夫人,便见姜夫人仍是像前几天那般温婉的模样,说话时却是带着不容忽视的威压:“你回去与摄政王说,若是我家女儿改了心意,这亲事可是随时要退的。” 邵西脑门上都冒出冷汗,却也知道这亲事——至少目前是成了。 他恭敬抱拳道:“是,我一定带到。” - 于是,此时王爷问他,顾老将军有没有带什么话。 邵西只得摇摇头又点点头:“老将军没说,但是姜夫人有话带给您。” “姜夫人说,若是王妃改了心意,这亲事他们随时……随时要退。” 说完,便大气不敢喘地看着王爷的脸色。 第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