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页 (第2/2页)
去办离职吧!” === 【先肝为敬】项目组成立以来,便得了个“会议室杀手项目组”的名号,几个人变着花样儿糟蹋屋子的水平,保洁阿姨看了都要欲哭无泪。 会议桌上零乱地堆着电脑、pad、手机和测试头显,蛋糕和巧克力的包装纸夹杂其中;咖啡茶水顺着杯壁淌到桌上,又被窝成一团的卫生纸阻拦了肆意的流动。桌旁的白板上贴满了便签,周边被涂画得比数学家的演算稿纸还凌乱。 某位俞姓数学家在白板旁扣上笔盖,脚蹬转椅,滑到桌边: “《裂冰》的彩蛋数据都在上面了,通关用户不多,这里如果加自主观看广告的弹窗,前期的数据没法支撑付费合作,只能当做噱头,用通关做宣传点进行资源置换。卫老师,迟语,你们从技术和设计的角度考虑一下,是否能做这个功能。” 听到又要给游戏堆需求,迟语的表情除了绝望看不到其他:“……我们明天给答复。” “那我们再来看看《99》的宣传视频demo,”俞汉广乏力地从转椅上站起来,丢给迟语一根士力架,又示意刘蕾蕾投屏。 《99》的风格温馨治愈,这支视频保持了一贯的风格,从一个孩子出生开始,用各种重要事件串出了不同的故事线和结局,又在几个重要的故事片段中,展示了几种核心玩法。 乍一看去,OK。 但和早上播出的《大脑狩猎计划》地铁视频广告对比,俞汉广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当初,《你的99个故事》正是凭着一股求新求变的心气才成功立项。可如今的视频素材,反而又落入了走捷径的窠臼。 追逐捷径是近乎本能的做法:和许多热卖游戏的宣传视频一样,《99》的宣传视频,内容逻辑遵循了屡试不爽的套路;文案用了不少热词,尽力去贴合了互联网上的情绪;画风也参考了过往的成功案例。 套路和质量齐飞,抓人眼球,问题不大。 但要和特立独行的《大脑狩猎计划》合作,绝对拿不出手。 有套路的东西,有保底的下限,让人放心。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和“特立独行”互斥。 ——“特立独行”更看中的是上限。上限,往往才是真正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这个素材可以上我们自己的渠道,也可以上云平台,但要上《大脑狩猎计划》,还得再考虑考虑。” 俞汉广一直在主导着会议进展,此刻已经大脑缺氧。他撕开桌上的巧克力含在嘴里,嗓音黏糊:“你们在网上搜《大脑狩猎计划》相关的资料来看看,找一找那种感觉。或者今天下班后去坐地铁,他们在地铁上也投了广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