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页 (第2/2页)
但如今桓珩不在,她只能多加提点卫王,故而诸萦再开口时,便直白许多,吾听闻,如今郢城甚多人追捧白纸。 卫王对这事倒是知晓的清楚,毕竟如今他较过去闲适许多,或许是因为众臣皆默认桓珩才是来日的卫王,又兼桓珩明理而有治国之能,所以他们的心力皆放在桓珩身上,劝谏的人,也由原先的卫王转为变成桓珩。 以至于卫王如今行事少了许多臣子的盯视,松泛得紧,不但时常宠幸妃嫔媵妾,甚至也能听些宫外的趣事。 如今被郢城贵族们竞相追捧的白纸,又如何会不曾听闻。 传说白纸薄如蝉翼,色如白雪,乃是神物。如今可是千金易得,白纸难求啊。他倒是有心也想寻来一份,可这些臣子一个个的,都想着用以传承后世,如何舍得献给卫王,一个个都模棱两可。 尤其是闵伊,他可是听说了,明明闵伊手中的白纸最多,可是却吝啬的紧,谁也不肯分上一张。 卫王原本自恃身份,想着他开门见山,直接开口,总没有不给的道理。谁料闵伊还未等卫王开口,抢先劝谏卫王如今应该勤于国事,不可荒废于嬉,许久没被人义正言辞规劝的卫王,只好一脸惭愧加茫然的听完,最终也没能开口要到白纸。 想到这等伤心往事,卫王下意识的清咳一声。 他恭敬的对诸萦拱手施了一礼,回禀神女,小王听闻过,此等神物,乃是自神女您的身边流传而出,如此珍贵之物,竟被肆意追捧,钱财求之,甚至惊扰了您身边的小仙人,实在是小王监察不力,待小王回去,定当痛斥他们,还请神女莫要怪罪。 诸萦没想到,卫王竟然又会错了意,她对不配合的卫王感到了实打实的无奈,并且开始理解,为何卫国的臣子们如此轻易的就将重心放在桓珩的身上,恐怕并不仅仅是年龄恰当的公子只余桓珩一人的缘由。 毕竟和聪明人对话,闻弦歌而知雅意,可遇而不可求。 卫王或许有国君的野心猜忌,但实无担的起这份重担的智谋。 诸萦只好把话敞开了说,无妨,吾既入世,本就为了济世安民,若能将造纸之法传予世人,何尝不是好事。 卫王大惊,此乃神物,神女您竟有如此宽宏仁善之心,实是卫国之福。 诸萦不得不承认,虽然卫王不及桓珩能一点就通,但他或许奉承话听得多了,故而称赞起人,也的确诚恳动听。 但是该办的事是逃不掉的,诸萦微笑的看着卫王,如此,便交由卫君将造纸之法传扬,使天下人获益。 出乎诸萦意料的是,卫王十分诚恳的应下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