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页 (第2/2页)
望着女童,周遭的人则齐齐望着这个画面,而桓珩的目光仅仅停留在诸萦的身上,仿佛天地间只有诸萦一人。但他惯常克制,寻常人根本察觉不出他的神情中有何不同。 你叫什么?诸萦问道。 女童喏喏了许久,却怎么也说不清楚。虽然诸萦仍旧十分有耐心,但侯在一旁的女童母亲却实在担忧自己的女儿得罪神女,终究按捺不住,冲了上去。先是一把抱住孩子,紧接着对诸萦跪下,不断地告罪,求神女莫要怪罪,她一个庶民,不配有名。 诸萦垂下眸子,她险些忘了,只有贵族才必定有姓氏名字,庶民们至多只有名,而若是不够开化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山野庶民,则大多无名。卫国在诸侯国间本就时常被讥讽为蛮夷,更何况眼前的女童年纪这般小,按这个时代的夭折率,是很有可能活不到成年,没有名字自然是理所当然。 她感受着发间的花环,只觉得重逾千斤。 诸萦重新抬眼,和女童平视,四目相对,诸萦极为认真的道:你有名字。 女童的年纪毕竟尚小,她有些茫然的和诸萦对视,头上的小揪揪随着她的动作歪了歪,愈发显得她的目光清澈干净。 诸萦一字一句,缓缓的说道:你名昱,为光明灿烂之意。 年纪小小的昱尚且不知道这对她意味着什么,她的母亲却一脸激动欣喜的拖着女儿朝诸萦磕头,已经是喜得语无伦次,多谢神女赐名,多谢神女,多谢神女! 起来吧。诸萦伸出手扶住不断磕头的母女二人。 等昱的母亲带着她退回一旁,诸萦才继续向下,直至看了个大概。 诸萦坐上桓珩命人准备的席塌,她一脸肃穆的继续考问桓珩,救济灾民仅为一时之法,若要杜绝,还需根治,尔可有思绪。 桓珩从一旁临时安放的席塌站起,起身对诸萦弯身拱手说道:珩已思虑过此事,不若治江。 他抬头看向诸萦,目光灼灼,坚毅的眉眼沉稳自信,治理望江,堵不如疏,疏通江水,开河道,修筑堤坝。 虽所耗甚巨,却是万世之功。 诸萦本就想引导桓珩从此处着想,没想到他自己便已想到,她微微颔首,目露赞许之色。 诸萦正想说什么,突然间神色一滞,心口一慌。是她放在宋国王宫的替身人偶,定是有人来寻了。诸萦望了望天色,果然,已是天光大亮,有人来寻也不足为奇。 她意念微动,五感便转换到她留在宋国王宫的纸人身上,小纸人的身体太过矮小,诸萦能看到的有限,只能看到门扉前似乎站了一个头戴高冠的男子身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