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页 (第1/2页)
大臣们逮不到弘治帝,只能想办法堵住太子殿下。 显而易见的,接下来肯定要承受太子殿下的怒火,杨廷和当然不愿意儿子这时候在那当炮灰出气筒,就干脆找了个借口就把人先带回家了。 杨慎听得无语之极,一向稳重宽仁的弘治帝,居然也会有如此儿戏的一面吗? 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年弘治帝还没满四十吧?居然还有如此童心他甚至有点同情太子殿下了。 陛下如此做,内阁几位先生如何说? 杨廷和叹口气,说道:其实几位阁老,早就看好太子殿下。殿下的新政得以推行,也全靠几位阁老力保。陛下定然是早就确定几位阁老不会推辞辅政之事,才会如此放心地离开。 虽说本可以以太子监国之名委托国事与太子殿下,但陛下只要在,那总会有人借此违逆太子殿下之命,甚至设计离间他们父子之情。所以陛下才会如此果决,禅位与太子,自此天只一日,国本一君,以太子殿下的雄才伟略,必然能将大明治理得更加昌盛。 原来父亲对太子殿下评价如此之高,信心十足啊。杨慎平日听父亲说话都十分谨慎,还是第一次听他如此笃定地夸赞一个人。 杨廷和斜乜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如若不然,我能让你一直跟着殿下? 作为士林中人,清流代表,杨廷和一直秉持清正廉明,其实并不愿儿子背上一个依靠太子殿下的赏识,幸进之名,总会被后人骂为佞臣。 可若是太子殿下继位之后,当真能开创一代盛世,那就算是幸进之臣,能辅佐这等君王,亦是青史留名、万古流芳之举。 正如唐太宗玄武门夺位,魏征本为降臣,但太宗敢用,魏征敢谏,最终成就君臣相得美名,世代传颂。 可若是唐太宗成了昏君,那魏征自然变成了小人。 所谓成王败寇,不外如是。 杨慎长叹一声,看来无论是太子殿下那边,还是父亲那边,都已经把他牢牢地绑在了太子党的船上,他是想跳也跳不下来了。 说罢,杨慎正准备去更衣休息一下,就听得门房急急来传:东宫的高兴旺高公公来了,传太子殿下口谕,请大郎速速进宫! 杨家父子对视一眼,俱是苦笑。 得了,也不用想那么多了,进宫吧! 作者有话说: 作者专栏隔壁有轻松小故事《大宋第一酒楼[聊斋 七五]》同步更新中,下本开《不肖帝(快穿)》,欢迎收藏! 谢谢支持! 第六十五章 杨慎没想到被抓来干苦力,还真是苦力活。 那一堆堆的奏折,光是整理就得半天,杨慎看了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