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页 (第1/2页)
——这些里里外外都是顾晋诚的功劳。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也都记在心里。 年轻的工作人员挠挠头:“好像也是,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基本都是水泥路。” “嘿,我还以为政府觉得我们古村旅游开发做得好,特意修的呢。原来是大老板帮忙弄。” 工作人员拎拎裤子坐下,继续道:“我们古村旅游开发也是他做的呀。” “啊?”年轻工作人员想起来了,“他不会是姓顾吧?我记得谁说过,我们开发的老板姓顾。” “师傅,好像是里头村子孤儿院的孩子?长大被有钱人认回去?到底怎么回事?” 他是刚来的外来打工者,对村子里的事情所知甚少。 他师傅摆摆手,叹气:“没良心的父母弄错了孩子,发现之后就把四五岁的孩子丢我们村来了。” “我们村以前有个老教师,收养了几个孩子,结果别人就当这里是孤儿院,不要的孩子就丢过来。后来就真的多了个孤儿院。” 年轻人讶异:“就这样还能被有钱的父母找回去?那也真的是……蛮厉害的。” “对了师傅,你不是说弄错?那另一个呢?怎么回事?” 师傅摇头:“那我不知道,这种家事,人家不会往外说的啊。” “那对丢孩子的父母呢?”年轻人继续八卦,十分好奇。 师傅说:“车祸,死了。所以做人要有良心。老天爷是长眼睛的。” - 从村口的大银杏树开始溯着小溪流而上,便是一栋一栋炊烟袅袅的小房子。 房屋几乎都保持着古朴的外貌,同时也能看到现代化的痕迹。 这个点,都是家家户户做饭吃饭的时间,加上阴雨天,不似平常下午,沿着河流两边晒太阳的老人多。 偶尔有人出门,就站在围墙里同他们打招呼。 “小顾回来了啊?” “哟,小顾来了。” 顾晋诚稍微抬抬手,算是回应。 顾文越看着面容苍老的老人们,各个都带着沧桑的笑容。 他想,这便是所谓的“夹道欢迎”了。 踩着水泥路,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窄窄的河道对岸,是开着的门户,墙头有一排排的松枝盆景。 远处河道上有一叠一叠的拱桥、平桥,沿河修建,底下还有水泥台,是方便临河洗衣淘米。 顾文越轻叹:“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① “嗯?”顾晋诚瞥他,怕路滑,伸手虚扶着他。 顾文越笑了:“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在这里完成了多少人想过的天下大同。” “很有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